如果你在植物茎基部发现一些白色的丝状物,且茎基部组织呈现一定的软腐状,那多半是遇上了白娟病,此病通常发生在苗木根茎部或茎基部,发病苗木死亡率达20%,严重时甚至可达到50%,生产中一旦遇上了,一些“保命”措施一定要知道!
【1】白绢病的典型表现:
1、根茎部表现:感病根茎部皮层逐渐变成褐色且坏死,严重的皮层会腐烂。在潮湿环境下,受害的根茎表面、茎基部或近地表覆有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后期形成很多油菜籽状的小菌核,并由白色逐渐变为淡黄色至黄褐色,最后变茶褐色,菌丝向下延伸至根部引起根腐。
2、地上部表现:苗木受害后,地面上部的叶片变小变黄,枝梢节间缩短,严重时枝叶枯萎,当病斑环茎一周后会导致全株枯死。
【2】病原:
半知菌亚门齐整小菌核,菌丝棉絮状,后略带褐色;菌核直径1-3mm,似油菜籽,棕褐色至茶褐色。
【3】白绢病的发生与传播:
白绢病主要以以菌核在病株残体和土壤中越冬,第二年生出菌丝进行侵染。菌核寄生能力强,生活力也强,自然条件下可存活5-6年,主要通过雨水、土壤或病苗调运传播,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侵入植物为害。高温多雨季易发生,土壤湿度大有利于发生,在粘土地、排水不良、肥力不足地块发病重,生产中7-8月份气温上升至30℃左右时为发病盛期。
【4】白绢病的防治措施:
1、土壤消毒:对于感染较轻的苗木,可挖出根茎处的土壤,晾晒根茎数日或撒上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
2、苗木处理:可使用多菌灵或专业根部杀菌剂(如淇林稼程)浇灌植株茎基部及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