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
在球茎鸢尾和根状茎鸢尾上均可发生,引起球茎或根状茎腐烂,有恶臭味(重要诊断依据)。
二、病原
细菌,欧文氏菌属,2种: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致病变种;海芋欧文氏菌。细菌短杆状,以周生鞭毛运动。
三、发病规律
病菌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病菌借雨水、灌溉水和昆虫传播,从伤口侵入。湿度大发病严重,种植过密,连作地发病重。
四、防治措施
1、选择无病球茎或根状茎作繁殖材料
2、清除菌源:病害严重的土壤可用0.5%~1%福尔马林等进行消毒,或更换新土后种植。发病时剪除病叶或拔除病株销毁。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
3、加强栽培管理:避免连作,实行轮作。做好开沟排水工作,浇水避免淋喷,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4、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农用链霉素或1:1:100波尔多液喷洒植株基部,连喷2-3次,效果较好。另外,及时防治鸢尾钻心虫的危害,可减轻病害的发生。
特别推荐:新植保杀菌剂3号“菌医” 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杀菌剂,科学使用,防治效果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