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除了高温天气以外,还偶有意外灾害易对植物的正常生长产生影响,特别是一些台风、暴雨天气往往导致苗木倒伏、积水,因此狂风暴雨过后苗木的救护工作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它们的生存与恢复,。以下是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救护步骤,赶快收藏起来!
【1】及时排涝:
洪水退去后,首要任务是进行排涝工作,特别是对于低洼地和粘土地带的苗木基地,这些区域由于排水不畅,植物容易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导致树势衰弱甚至死亡。尤其是耐涝能力较弱的树种,如广玉兰、马尾松、桂花、石楠、大叶黄杨、女贞、栾树以及新移植的植物,应成为排涝的重点对象。通过疏沟通渠,迅速排除积水,为苗木创造一个良好的呼吸环境。
【2】扶苗修剪,恢复树形:
对于被狂风刮倒的树木,应及时扶正并加固支撑,以防二次伤害。扶正后,需对树木进行细致的修剪,剪除枯枝败叶和受损枝条,防止病害蔓延。修剪应以疏枝、疏叶和短截为主,根据树势灵活确定修剪量。同时,加固乔木的支撑结构,确保树木在恢复过程中保持稳定。
【3】处理根系与修剪:
根系是苗木吸收养分和水分的关键部位,因此需特别关注,对于拉伤根、过长根和腐烂根,应及时修剪,以促进新根的生长。修剪后,对根切口使用生根剂和杀菌剂(如淇林岁源+稼程)进行喷雾或浇灌,以防止根腐病的发生并促进根系恢复。
同时,对修剪后的枝条伤口涂抹伤口愈合剂,减少细菌侵入的风险。对于树皮撕裂等较大伤口,还需进行包扎处理,以防止水分流失和感染。
【4】中耕培土,补充营养:
待土壤表层干湿适当后,进行中耕培土工作,在培土中添加少量完全腐熟的有机肥,为苗木提供充足的养分,对于根部伤害较为严重的苗木,可使用微量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施,以促进其快速恢复正常发育。
【5】 加强病害防治:
洪水过后,由于生长环境的改变,苗木容易发生各种病虫害,如灰霉病、软腐病、疫病等,特别是在土壤被破坏后,日烧、炭疽病等病害也更容易发生。因此,需加强病害防治工作,对受损之花、枝、叶进行及时修剪并喷施杀菌剂,以防止病害的进一步扩散。
【6】适当遮阴,减少蒸发:
大雨过后往往伴随着大晴天气,此时阳光强烈,地表温度迅速升高。为了防止苗木因强光照射和高温蒸发而受损,需适当进行遮阴处理,避免强光直射对苗木的伤害,有效降低地表温度,减少树体水分的蒸发量,为苗木的恢复提供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