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养护朋友反应白蜡树长势衰弱,淇林技术老师在树干上发现了蛀干害虫羽化的蛀孔,揭开树皮一看,在白蜡树干内发现弯弯曲曲如鬼画符一般的孔道,这正是白蜡窄吉丁危害的踪迹,白蜡窄吉丁主要以钻蛀树木内部危害,极具隐蔽性,从外表看无明显症状,因此给防治上带来很大麻烦。
【1】白蜡窄吉丁识别特征:
成虫:体铜绿色,具金属光泽,楔形;头扁平,顶端盾形;复眼古铜色、肾形,占大部分头部;触角锯齿状;前胸横长方形比头部稍宽,与鞘翅基部同宽;鞘翅前缘隆起成横脊,表面密布刻点,尾端圆钝,边缘有小齿突;腹部青铜色。
幼虫:乳白色,体扁平带状;头褐色,缩进前胸。
【2】白蜡窄吉丁的危害特点:
白蜡窄吉丁对小到胸径4-5cm,大到直径1m的白蜡、水曲柳等树木均可危害。以幼虫在树干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钻蛀危害为主,受害树木第一年的典型症状是树势衰败;第二年,枝叶稀疏,主干出现裂缝;第三年,可在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看到填满幼虫粪便的“S”型蛀道,且常在主干基部发生萌蘖。
【3】白蜡窄吉丁的发生规律:
一般发生一年一代,以不同龄期的幼虫在韧皮部与木质部或边材坑道内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成虫于5月中旬开始羽化,6月下旬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在蛹室中停留5-15天,之后破孔而出。幼虫于6月下旬孵化后,即陆续蛀入韧皮部及边材内为害,10月中旬,开始在坑道内越冬。
【4】白蜡窄吉丁的防治措施:
1、幼虫防治:幼虫蛀食为害,隐蔽性强,常规防治极为困难,可采用根施(如根除蛀)或滴注(如淇林滴注套装)的防治进行长效防治。
2、成虫防治:成虫羽化后必须经1周左右补充营养后才能交配产卵,因此抓住成虫羽化后的产卵前期(约5月上旬至6月上旬),使用淇林广正进行喷施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