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草科杂草是草坪管理中常见且难以根除的难题之一,它们以其强大的繁殖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著称,往往一不小心就引发草害,现将生产中常见的莎草科杂草及防除技巧分享如下!
【1】莎草的典型特征:
莎草科杂草的主要特征包括:茎三棱或偏三棱,无节,茎实心;叶片窄长,叶脉平行,无叶柄,叶鞘包卷;通常具有鳞状根系和多个球状块根,这些块根能够萌发出新的植株,而这些特征使得莎草科杂草在草坪中易于辨认,但同时也增加了其防除的难度。
【2】常见几种莎草科杂草及区分:
1、香附子:香附子是莎草科杂草中的典型代表,也被称为三棱草、回头青等,三棱形的茎和特有的头状花序是香附子的显著特征。
2、异型莎草:异型莎草是一年生莎草,茎为扁三棱形,且花序的排列方式多变,是其区分于其他莎草科杂草的重要特征。
3、水蜈蚣:常生长在水边或潮湿环境中,花序为复穗状花序,小穗多而密集,排列成伞房状。
4、日照飘拂草:茎细弱且丛生,复穗状花序上的小穗排列紧密是其显著特征。
【3】草坪中莎草科杂草的防除技巧:
1、选择合适的除草剂:针对不同类型的草坪选择合适的除草剂。例如禾本科草坪可选用二甲四氯、氯吡嘧磺隆等常规药剂或专业复配药剂(如淇林附子掘根);对于莎草科杂草已抽薹开花或水蜈蚣占优势时,可配合专用渗透剂使用以提高效果。
2、开花结籽期处理:在7-8月份莎草科杂草成株开花结籽期(种子未成熟前),拔除整株或割去地上部分的茎和花序,以减少其种子落地,从而减轻靠种子繁殖的杂草危害。
3、多次施药:由于莎草科杂草的根系发达且繁殖能力强,当杂草生长旺盛时可多次施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一般建议每隔7-10天施药一次,连续施药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