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淇林老师收到养护朋友的这样一张图片,蜀葵地中已经被大量的菟丝子包围覆盖,面临“生存危机”,此时的防除工作刻不容缓,本期小编就针对这种恶性寄生杂草---菟丝子,来说说其防除技术要点!
【1】常见的菟丝子有两种:
菟丝子:茎通常为黄色,细长缠绕,丝状,光滑;叶退化;花伞状簇生,白色;果为蒴果(带壳的果实),扁球形。
日本菟丝子:茎颜色为红色,比普通菟丝子的茎要更粗一些,缠绕生长,蔓延迅速;花粉红色,果实为球状。
【2】菟丝子的发生及繁殖规律:
菟丝子一年生草本,生于田边、路边、荒地、灌木丛中及山坡向阳处,多寄生于豆科、菊科、藜科等草本植物上,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要以北方为主。
夏秋季是菟丝子生长高峰期,开花结果于11月份,菟丝子的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和藤茎繁殖两种。靠鸟类传播种子,或成熟种子脱落土壤,再经人为耕作进一步扩散;另一种传播方式是借寄主树冠之间的接触由藤茎缠绕蔓延到邻近的寄主上,或人为将藤茎扯断后有意无意抛落在寄主的树冠上。
【3】防除菟丝子的小技巧:
菟丝子由于叶片退化,化学防除时较之其它杂草药剂难以渗透,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养护朋友们在施药前先使用木棍类的物品对菟丝子进行敲打,以利药剂渗透,选择药剂时可适当配合渗透剂提高药效,这里推荐淇林徒斯菁一套兑水30公斤进行均匀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