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土壤“发白”、“出盐”的现象吗?这种盐碱化土壤在我国许多地区普遍存在,本期就来说说土壤盐碱化形成的原因及改良措施!
【1】土壤盐碱化形成的原因:
气候因素:气候的干燥度、地面蒸发、降水比值都和土壤的盐碱化关系十分密切。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使得土壤的淋溶作用十分微弱,土壤石灰反应通体都很强烈,加剧了土壤盐碱化的进程。
温度因素:在地温梯度影响下,土壤水从下向冻结锋面移动,盐分随之向上迁移。当地温梯度较大或地下水位较高时,水分和盐分的迁移量随之增大当土壤含盐时,冻结深度相应减小,水盐被抬升靠近地表。
水位因素:地表水和地下水径流量及水质直接影响土壤含盐量,由于某些原因,地下水位升高,或者是雨水季节,水位较大时,土壤盐碱化发生的概率就会加大,特别是靠近海边的区域,相对会更加严重。
植被因素: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长着草甸植物和荒漠的植物,大都具有根深根茂和特殊的杭盐生理特性,称之为盐生植物,含盐量可达10%-45%。通过强大的根系从底层吸收水分和盐分,并以残落物的形式留存地面,植物残核被分解而形成的钙盐和钠盐返回土壤中,对土壤的盐演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地形因素:地形和地貌直接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径流,土壤盐渍化程度表现为随地形从高到低、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加剧的趋势。
【2】土壤盐碱化如何改良?
1、科学灌溉与排水:建立完善的灌溉系统,使地下水深度保持在临界深度以下;建立井沟渠结合的灌排工程系统,合理排灌,机井灌溉,淋洗土壤盐分,降低地下水位,增加地下库容,起到灌排调蓄等作用;井沟渠结合,加速水盐交换循环,使土壤脱盐淡化。
2、化学改良剂:在盐渍土上,特别在碱土上施化学改良剂,如石膏、硫酸、矿渣(磷石膏),施用改良剂后需用大量水冲洗,此方法在水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应用困难,而且成本高。
3、有机肥料:盐渍土除了盐渍危害以外,干旱、瘠薄常常制约着植物生长,并呈现着盐化程度加重、土壤肥力愈低的趋势。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翻压绿肥牧草、使用腐殖酸类肥料等改良盐碱土,都可收到脱盐与培肥的较好效果。
4、种植耐盐碱的树种:特别是能固氮的耐盐树种和草木植物,既可以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防止土壤表面积盐,又可以降低地下水位和盐份,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加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降低土壤pH值,从而彻底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