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树木被拦腰折断,留下触目惊心的断口。近期,淇林技术老师在一线养护现场就见证了这样一幕。经过细致观察,发现这些看似坚韧的树干内部早已千疮百孔,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园林中让人头疼不已的蛀干害虫!
【1】蛀干害虫典型危害特征:
蛀干害虫,顾名思义,是一类以树木枝干内部为食的害虫。它们的主要危害特征包括:
隐蔽难除:除成虫期偶尔裸露生活外,蛀干害虫的幼虫、蛹等虫态均藏匿于树木的韧皮部、木质部内,初期症状不明显,难以察觉。
危害严重:幼虫在枝干内蛀食,破坏输导组织,阻断养分和水分的传导,导致树势衰弱,甚至整株死亡。严重时,枝干被蛀食成千疮百孔,一遇大风便易折断。
种类繁多:蛀干害虫种类繁多,包括天牛、吉丁虫、小蠹虫、木蠹蛾、象甲等,每种害虫都有其特定的危害对象和方式。
【2】蛀干害虫的发生规律:
幼虫发生期:多数蛀干害虫的幼虫在春季开始活动,随着气温升高逐渐进入危害高峰期。不同种类的幼虫危害期长短不一,但大多集中在3月至10月之间。
成虫发生期:成虫多在夏季至秋季羽化,如天牛类害虫的成虫期多在6月至8月。成虫具有趋光性,常在夜间活动,补充营养时啃食树皮或嫩叶。成虫羽化后,会选择适宜的树皮缝隙或伤口处产卵,为下一代幼虫的危害埋下伏笔。
【3】蛀干害虫的综合防治要点:
预防为主:在春夏季节,通过树木涂白等措施,减少害虫在树干上的产卵量,从而降低害虫基数。
化学防治:在幼虫和成虫发生高峰期,使用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如使用淇林滴注套装、根除蛀等长效防治幼虫危害;成虫发生期可使用淇林广正喷施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