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每到夏季,总会在树下乘凉,但偶尔也会见到一些“不速之客”---毛毛虫,这些小虫子落到身上往往使皮肤红肿、发痒,我们一般叫这些毛毛虫为“洋辣子”,这些洋辣子学名为刺蛾,不仅对人的皮肤产生一定的危害,更重要的,它是园林中常见的食叶害虫种类!
【1】刺蛾主要危害期是幼虫:
对植物的危害:刺蛾主要以幼虫群集在叶片背面进行危害,往往啃食叶肉,留下叶脉,被害叶片呈网状。幼虫3 龄后分散活动,食量大增,蚕食叶片,造成叶片残缺,严重时叶片会被吃光只留叶柄。
对人体的危害:刺蛾幼虫身体上的枝刺毒毛对人的皮肤有刺激作用,接触后会引起皮肤红肿、奇痒、疼痛难忍。
【2】刺蛾幼虫的典型特征:
幼虫肥短,蛞蝓状。无腹足,代以吸盘。行动时不是爬行而是滑行。幼虫往往体色鲜艳,附肢上密布褐色刺毛,像乱蓬蓬的头发,结茧时附肢伸出茧外,用以保护和伪装。
园林中刺蛾种类繁多,常见的如绿刺蛾、黄刺蛾、丽绿刺蛾、桑褐刺蛾、扁刺蛾等。
【3】刺蛾幼虫发生时期:
北方年生1代,长江下游地区2代,少数3代。第1代幼虫发生期为5月下旬-7月中旬;第2代幼虫发生期为7月下旬-9月中旬;第3代幼虫发生期为9月上旬-10月。
【4】刺蛾幼虫如何防治?
防治必须抓住幼虫低龄期,虫龄小不但抗药性低,而且幼虫群集危害,有利于施药,药剂可使用50%辛硫磷乳油、20%菊杀乳油、淇林御蛾等喷施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