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七八月份是我国多地集中降雨的高峰期,大部分地区在此期间都会经历持续的降雨天气,一连数天甚至十几天的雨水过后,园林中对于植物来说需要及时做好几点排查工作!
【1】排查积水情况:
首先,雨后要立即对园区进行全面巡查,重点检查低洼地带及排水不畅的区域,长时间积水会严重阻碍苗木根系的呼吸作用,导致根系腐烂,进而影响整株植物的生长。一旦发现积水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如增设排水沟、开启排水泵等,确保积水迅速排出,为苗木根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2】排查受害苗木:
1、若遇大水冲倒的苗木,需尽快将其扶正,并做好后续救护措施:
(1)搭设支架:较为高大的树体要搭设支撑架进行固定,避免后续倒伏!
(2)修剪枝叶:受涝苗木的根系吸水能力严重受损,需及时疏除树冠枝叶来减少水分蒸发(修剪量大致在在1/3至1/2之间),以求最大限度的维持水分平衡,防止枝干、黄叶、落叶现象。

(3)快速救护:可通过树干挂营养液(如淇林绿植琳)、地下部结合生根剂和杀菌剂(如淇林稼程+岁源)灌根,避免植物因根系受损导致枯萎现象。

2、对因雨水冲淋、浸泡而外露的根系,需重新将其埋入土中,并培土覆盖,避免后续高温、日灼伤根。
【3】土壤松紧度检查:
雨水冲刷和浸泡可能导致土壤板结,影响根系的透气性和养分吸收。因此,雨后需对土壤松紧度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松土作业,可使用小型工具轻轻翻动表层土壤,排除土壤内的有害气体,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有助于根系尽快恢复有氧呼吸,进入正常的代谢作用。

【4】病虫害监测:
连续的阴雨天气为病虫害的滋生提供了温床,雨后应加强对苗木病虫害的监测力度,特别是叶斑病、根腐病、网蝽、红蜘蛛等,通常在天气条件稳定后,及时使用广谱性杀菌剂(如多菌灵、代森锰锌等)进行喷施处理,可起到预防作用,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立即对症施药,防止危害扩大,确保苗木健康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