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园林朋友在榆树叶片上见到一种红色“瘤状物”,这正是榆四脉绵蚜的典型危害特征之一,榆四脉绵蚜虽然体型微小,但其对植物的危害却不容小觑,只有了解其识别特征、危害特点以及发生规律,才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1】榆四脉绵蚜典型特征:
榆四脉绵蚜是一种体长2.0-2.5mm的椭圆形小虫,体色多变,可呈现杏黄色、灰绿色或紫色。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体被呈放射状的蜡质绵毛,触角短而粗壮,喙短且粗呈矛状。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其腹部灰绿色至灰褐色,而头胸部则为黑色。
【2】榆四脉绵蚜的危害特点:
刺吸危害:主要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为生,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叶片黄化、树势减弱,甚至整株死亡。
分泌蜜露:榆四脉绵蚜在取食过程中会分泌蜜露,这些蜜露容易诱发煤污病,进一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美观。
形成虫瘿:虫瘿形状不规则,初为黄绿色,后变成玫红色,犹如一个个红色的袋子挂在叶面上,不仅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还会成为榆四脉绵蚜繁殖的温床,进一步加剧其对植物的危害。
【3】发生规律:
榆四脉绵蚜一年可发生10余代,以卵在榆树等木本寄主的树皮缝中越冬。翌年春季寄主发芽时,卵孵化成干母,干母固定在叶片上刺吸为害并形成虫瘿。5至6月,有翅孤雌蚜从虫瘿基部飞出,迁往禾本科植物的根部刺吸为害。9月至10月,根型蚜产生有翅蚜回迁到榆树等木本寄主上,并产生有性蚜,在向阳处的枝条缝隙中产卵越冬。
【4】综合防治要点:
首先,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食蚜蝇等进行生物防治,这些天敌昆虫能够有效控制榆四脉绵蚜的数量。
其次,在蚜虫发生初期,及时使用化学药剂(如淇林巴亚、植茹等)以达到快速杀灭蚜虫的目的。
此外,加强栽培管理,合理修剪,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可减少蚜虫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