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进入立夏节气,气温逐渐升高,万物生长繁茂,园林中一些食叶害虫也蠢蠢欲动,今天就来说说此时期常见的几种食叶害虫!
【1】黄杨绢野螟:
形态识别:幼虫头部黑色,体背淡黄绿色至翠绿色,体侧各节近亚背线处有1个黑色瘤状突起,瘤上生白色短毛束。
危害特点:幼虫取食黄杨叶片,吐丝结网,在网内取食,被害叶片常残留叶脉和上表皮成白色网状,严重时叶片被吃光,造成黄杨枯死。
发生规律:北方地区一年发生2-3代,以幼虫在苞中结薄茧越冬,每年4-5月和8-9月幼虫危害最重。

【2】黄杨斑蛾:
形态识别:幼虫腹部黄绿色,前胸背板有∧形黑斑纹;体背共有7条纵带,体表有毛瘤和短毛。
危害特点:幼虫取食叶片危害,受害叶片呈缺刻状,严重时叶片被吃光,影响黄杨正常生长。
发生规律:北方地区一年发生1-2代,以卵在黄杨叶背越冬,每年4-5月份幼虫危害严重。

【3】美国白蛾:
形态识别:成虫为白色中型蛾子,体长13-15mm。复眼黑褐色,胸部背面密布白色绒毛,翅通常为纯白色;幼虫头黑色,体黄绿色至灰黑色,背部毛瘤黑色,体侧毛瘤多为橙黄色,毛瘤上着生白色长毛丛。
危害特点:初孵幼虫有吐丝结网,群居危害的习性,每株树上多达几百只、上千只幼虫危害,能将寄主植物叶片全部吃光。
发生规律:北方地区一年发生2-3代,以蛹在树皮缝隙或建筑物缝隙越冬,危害高峰期主要集中在5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中旬-11中旬。

【4】重阳木锦斑蛾:
形态识别:成虫体长17-24 mm,翅展 47-70 mm,头小,红色,有黑斑;触角黑色,邓林齿状;翅黑色。幼虫体肥厚而扁,头部常缩在前胸内,腹足趾钩单序中带,体具枝刺,有些枝刺上具有腺口。
危害特点:主要危害重阳木,成虫白天在重阳木树冠或其它植物丛上飞舞,吸食补充营养。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仅残留叶脉。
发生规律:北方地区一年发生3-4代,第一代幼虫于5月下旬盛孵危害,5至11月为幼虫危害期。

【5】尺蠖:
形态识别:幼虫身体细长,行动时一屈一伸像个拱桥,休息时,身体能斜向伸直如枝状。成虫翅大,体细长有短毛,触角丝状或羽状,称为“尺蛾”。
危害特点:幼虫暴食嫩芽和嫩叶,将整株树的叶片吃光后,抽丝下垂借风力转到其它树上继续为害。
发生规律:通常每年发生1代,4月中下旬幼虫孵化为害,为害盛期在5月份。

【6】食叶害虫防治推荐:
发生初期:使用淇林伙吉、广正、御蛾喷施防治;
发生严重期:推荐使用淇林银狄+广正套餐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