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吸式害虫是园林植物害虫中较大的一个类群,个体小,发生初期往往受害状不明显,很难被识别,但其种类繁多,又每年发生代数较多,本期就以榕树为例,说说常见的几种刺吸式害虫种类及防治!
【1】榕木虱:
主要危害啃食榕树的新梢和叶片,该虫全年几乎都可发生,但以4--9月为最盛。
虫害辨识:若虫1-2龄体较扁,1龄长0.4-0.6毫米,黄红色,2龄长1.2毫米。翅芽突凸.腹部分泌大量白色蜡丝。成虫体长4-5毫米,全体棕绿色,头部前方较平,复眼向两侧凸,呈褐色。触角10节,前后翅透明,前翅前缘1/3处育一尖角状褐斑。胸腹部背面棕色.腹面绿色。雌虫腹部纺锤形,末端尖,卵鞘匕首状,坚韧。
【2】榕管蓟马:
榕管蓟是马属缨翅目管蓟马科的昆虫,其成虫、若虫锉吸榕树等植物的嫩芽、嫩叶,致使形成大小不一的紫红褐色斑点,后沿中脉向叶面折叠,形成饺子状的虫瘿,数十头致上百头成虫、若虫在虫瘿内吸食为害。受害严重者多数树叶成饺子状,且布满红褐色斑点,降低了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虫害识别:雌蓟马体长2.6mm左右,体黑色。触角8节,第1、2节棕黑色,3至5节及6节基半部黄色。前足腿节黄色。翅无色。头长是宽的1.4倍,是前胸长的1.7倍。头顶单眼区呈锥状隆起,有六角形网纹;复眼大;前胸背片布满交错或扭曲的横纹。中胸前基腹片发达;后胸背片有纵的交错纹及网纹。前翅很宽,边缘直,不在中部收缩;翅基部具并行的鬃3根,后缘端部生间插缨18-20根。前足股节不增大,跗节内侧具小齿。腹部背片第1节板片三角形,第2至4节两侧具交错横纹。管长是头长的1.2倍。雄成虫小。卵肾形,乳白色。若虫共4龄。
发生规律:该虫在贵阳一年发生8-9代。在北方温室常年发生。气温25℃相对湿度达50-70%适其繁殖,每年5月份为害严重,有世代重叠现象,该虫对榕树偏爱,集中为害,使受害榕树生长发育受抑,光合作用减弱,降低其观赏价值。
【3】介壳虫:
榕树上常见的介壳虫为糠片盾蚧和蜘蛛抱蛋并盾蚧,这两种害虫会寄生在榕树的枝叶上,分泌蜡质物质覆盖虫体,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