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具有多种生物学特性,正是杂草的这些生物学特性决定了杂草难于防除。
【1】多种授粉途径:
杂草既能异花授粉又能自花授粉,同时对传粉媒介要求不严格,异花授粉有利于为杂草种群创造新的变异和生命力更强的变种,自花授粉则可保证杂草单株生存的特殊环境下仍可正常结实,以保证基因延续,杂草的这一特性为防除杂草增加了难度。
【2】多实性、连续结实性和落粒性:
在长期的选择进化下,绝大多数杂草结实都比作物多而连续。杂草的种子一般都较小,一株杂草的种子量往往是农作物种子的几倍、百倍甚至成千上万倍,并且一年生杂草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一般都是同时进行的,其结实可从其伴生植物生育中期开始一直持续到生长季节末期,不会因为作物收获而被清除田外。
【3】多种传播方式:
杂草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其中人类的活动起到了主要作用,人类的引种、播种、灌水、施肥、耕作运输等农业活动都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将杂草传播到其它地区。此外,杂草还可通过风、水、鸟类等动物传播。许多杂草还具有适于传播的植物学性状,如蒲公英等菊科杂草的种子上附有冠毛,可以随风传播到很远的地方;马唐等杂草种子上长有稃毛易于随水传播;鬼针草等杂草种子果实上具有钩刺,可附着在动物的皮毛或人类的衣服上进行传播;荠菜等杂草种子经过动物的消化后仍具有发芽能力,可通过动物及其粪便传播蔓延。
【4】种子的长寿性:
杂草种子一般都具有长寿性,相关资料记载,藜的种子可在土壤中存活1700多年,狗尾草和野燕麦的种子寿命比较短,在土壤中也可存活3年以上。
【5】出苗持续不一:
植物的种子出苗时间一般整齐一致,而杂草则不然,杂草的出苗期可在整个生长季节持续出苗。
【6】杂合性:
除了一些专性自花授粉植物杂草如荠菜外,一般杂草都具有杂合性,由于异花授粉及基因突变的缘故,决定了杂草个体的基因型很少是纯合的。此外土壤中杂草种子的多样性,决定了田间杂草群落的混杂性。杂草的这一特性常导致单施一种除草剂后并不能达到防除所有杂草和抗性杂草生态型的出现。
【7】可塑性:
可塑性是指植物在不同生境下对其个体大小、生长量和种群大小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杂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可塑性。此外杂草发芽率也有很大的可塑性,当土壤中草籽密度很大时,草籽的发芽率会相应下降,从而防止其由于群体过大而引起其个体死亡率的增加。
【8】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
抗逆性强、个体小、生长快,生命周期短,群体不饱和,一年一更新,繁殖快、生产力高,繁缕、反枝苋等一年生杂草。杂草比作物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表现为对盐碱、旱涝、热害、冷害及人工干扰等较强的忍耐能力。此外,杂草的叶片比较柔软,因而还能比作物更能抵抗风灾和机械和人畜的撞击。
【9】对作物的拟态性:
长期的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为了能够基因延续,很多杂草在植物形态、生长发育规律上以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上与伴生作物都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稗草和水稻、谷子和狗尾草,亚麻和亚麻荠等,杂草的这一特性给除草特别是人工除草带来了极大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