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类植物是园林中常见的绿化树种,具有四季常青、管理简单等特点,但钻蛀类害虫往往是此类植物的大敌,拿柏类植物来说,一旦发生蛀干害虫危害,往往导致干枯、死亡现象,柏树上常见的钻蛀类害虫主要是以下两种!
【1】双条杉天牛:
害虫识别:成虫,体长约10mm,圆筒形略扁,黑褐色至棕色。前翅中央及末端具2条黑色横宽带,两黑带间为棕黄色,翅前端驼色。幼虫,体长15mm,乳白色,圆筒形略扁,胸部略宽,头黄褐色,无足。
危害特点:幼虫蛀入枝、干的皮层和边材部位串食为害,把木质部表面蛀成弯曲不规则坑道,把木屑和虫粪留在皮内,破坏树木的输导功能,切断水分、养分的输送,引起针叶黄化,长势衰退,重则引起风折、雪折,严重时很快造成整株或整枝树木死亡,早期外表很难发现,给防治带来困难。
发生规律:每年4月中旬初孵幼虫蛀入树皮内为害,5月中下旬进入为害盛期,当幼虫为害环绕树干或树枝1圈时,受害部以上的茎枝枯死。6月中旬幼虫钻入木质部2-3cm深处,10月上旬化蛹在隧道内后羽化,以成虫越冬。
【2】柏肤小蠹:
害虫识别:成虫体长2.4毫米左右,体形粗壮,黑褐色,鞘翅稍带赤色,体密被刻点及灰色细毛;前胸背板长小于宽,鞘翅上有深色刻点,排列成行;幼虫末龄体长3毫米左右,乳白色,头淡褐色,体微弯曲。
危害特点:在成虫补充营养期危枝梢,常将枝梢蛀空,易遭风折;繁殖期中危害干、枝,造成枝和树株死亡。
发生规律:1年发生1至2代。来年3~4月间陆续飞出;雌虫寻衰弱木侵入,雌虫向上钻蛀,4月中旬出现初孵幼虫,5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在子坑道末端蛹室内化蛹。6月上旬至7月中旬羽化为新一代成虫,6月中、下旬、达羽化盛期,至10月中旬后越冬。
【3】柏树钻蛀类害虫如何防治?
1、适时浇水、施肥、中耕松土,增强树势;对衰弱树进行复壮,提高抗虫力。
2、及时剪除新枯死的带虫枝和伐除新枯死的带虫树,防止扩大蔓延。
3、害虫危害初期可使用淇林根除蛀根施或淇林滴注套装输药长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