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园林中各种病虫害都寻找合适的场所进入休眠期,白蜡蚧是养护中最常见的介壳虫之一,进入冬季,其主要在枝条上越冬休眠,来年春季恢复活动,那么有园林朋友问了,冬季遇到休眠的白蜡蚧,还需要防治吗?看完你就明白!
【1】生长季节白蜡蚧的寄生危害:
白蜡蚧俗称白蜡虫,一年发生1代,每年3月其雌成虫虫体孕卵膨大,4月上旬开始产卵,卵期7天左右。初孵若虫在母体附近叶片上寄生,2龄后转移至枝条上危害,雄若虫固定后分泌大量白色蜡质物,覆盖虫体和枝条,严重时整个枝条呈白色棒状。10月上旬雄成虫羽化,交配后死亡。受精雌成虫体逐渐长大,随着气温下降在枝条上陆续越冬。
【2】白蜡蚧的传播扩散:
白蜡蚧靠自身传播较慢,一般在上年发生的周围扩散,远距离传播主要靠附着在种苗上的虫体传播,冬委主要是雌成虫、生长委节则通过携带雌、雄若虫传播扩散。
【3】白蜡蚧防治的时期:
1、若虫孵化期是防治的好时机:白蜡蚧雌虫处于孕体膨大期,约4月中下旬若虫孵化,此时也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可使用淇林根除蚧根施或淇林齐伐喷施灭杀。特别注意,若虫除了躯体小、翅短小和外生殖器未充分发育外,在形态与习性上与成虫基本相似。
2、秋冬休眠期同样是防治的好时机: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冬季可抓住休眠期,剪去有虫枝条,对虫口密度不大的枝条,可结合冬春修剪整形,彻底剪除虫枝,及早消灭,防止蔓延。对剪除的枝条和枯死株,要及时运到园外集中焚烧,后结合清园剂(如淇林罢蚧)喷施,彻底消灭隐藏的越冬虫源,减少来年发生几率!
3、加强日常养管:加强虫情调查;合理修剪,增强植株通风透光性;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逆性等措施都可有效减少白蜡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