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花色艳丽,枝叶繁茂,春可观花,夏可赏叶,是园林中重要的景观树种,樱花养护中常见的叶部病害类型及防治要点如下!
【1】叶枯病:
病害发生症状:叶枯病在夏季极为常见,主要危害樱花的叶片,发病时叶片上发生黄绿色的圆形斑点,后变褐色,散生黑色小粒点,病叶枯死但并不脱落。
防治要点:摘除病叶焚烧,秋冬季节及春季发芽喷施清园剂(如淇林罢蚧)消灭病原菌,5月至6月使用淇林田钧+岁语喷施防治。
【2】穿孔病:
1、褐斑穿孔病:真菌引起的穿孔,发病时叶片起初有褐色、灰褐色或紫褐色小点出现,后逐渐成圆形斑,直径2-4mm,病斑边界清晰,外围紫褐色,后期中部白或褐色,略带有轮纹,病斑枯死脱落,形成不规则的穿孔。
褐斑穿孔病发生规律:在5至6月时发生,8-9月为发病盛期。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 5℃至28℃,借风传播,在多雨季节有利于侵染发病,树势衰弱,排水不良,通风透光差时,病害发生严重。
2、细菌穿孔病:细菌感染引起的穿孔病,表现为叶片呈现水渍状圆形病斑,周围有淡黄色晕圈,病部无霉点,生长环境水份大时病斑上溢出污黄分泌物,干燥时病斑脱落形成穿孔。
细菌性穿孔病发生规律:病菌在枝条溃疡内及病芽内越冬,翠年气温回升,细菌借助风雨刺吸类害虫传播,从气孔或皮孔侵入,每年4月下旬开始,6-7月病重。
樱花穿孔病的综合防治要点:合理整枝修剪,剪除并销毁病枝及叶片,秋季收集感病枝叶并烧毁,减少侵染来源,病害发生时可使用淇林柯俊+岁语喷施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