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俗称拉拉蛄、土狗等,是常见的一类地下害虫,每年的春秋两季,是此类害虫猖獗危害的时期,本期就来说说蝼蛄的危害特点及解决措施!
【1】蝼蛄的识别特征:
蝼蛄身体梭形,大小因种类而异,前足为特殊的开掘足,背部一般呈茶褐色,腹部一般呈灰黄色,根据其生存年限的不同,颜色稍有深浅的变化。前脚大,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
【2】蝼蛄的直接和间接危害:
直接危害:蝼蛄的成虫和若虫喜欢咬食各种植物的种子和幼苗、幼根和嫩茎,经常将植株咬成乱麻状。
间接危害:除了咬食危害外,蝼蛄还喜欢在地表活动,钻成隧道,把种子架空,幼苗吊根,使种子、幼苗根系与土壤脱离不能萌发、生长,幼苗失水、养分不足枯萎死亡,造成缺苗断垄。因此俗话说:“不怕蝼蛄咬,就怕蝼蛄跑”,说的就是这个原因了!
【3】蝼蛄的生长及危害规律:
蝼蛄一年的生活分6个阶段:冬季休眠、春季苏醒、出窝迁移、猖獗危害、越夏产卵、秋季危害。
【4】蝼蛄的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结合深耕施足基肥,养护中勤中耕、勤除草,减少地下害虫发生几率。
2、物理防治:在蝼蛄发生危害期,可利用蝼蛄的趋光性,在田间或路旁利用黑光灯、白炽灯诱杀成虫,以减少虫口密度。
3、化学防治:虫害发生初期,使用淇林迪虫菁或程伐撒施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