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椿树上见过这种“长鼻子”的小虫吗?这种虫子名为沟眶象,成虫可食叶片,幼虫钻入树皮和木质部蛀食危害,是园林中常见的害虫之一,可直接造成树势衰弱、死亡!
【1】沟眶象危害特点:
沟眶象为鞘翅目,象甲科害虫,发生量大,危害严重,多发生在树木的根际部和树干下部:
幼虫孵化后先危害皮层,导致被害处薄薄的树皮下面形成一小块凹陷,稍大后钻入木质部内取食危害,观察可发现树下有虫粪、木屑,树干上有虫眼,且受害树常有流胶现象。
成虫有假死性,产卵前取食嫩梢、叶片补充营养,为害1个月左右,便开始产卵,卵期8天左右。
【2】沟眶象和臭椿沟眶象:
沟眶象又名椿大象,臭椿沟眶象又名椿小象,两种近缘,常混同发生,主要危害臭椿、千头椿。二者区别为沟眶象体型偏大(体长13.5-18mm),斑纹红锈色;而臭椿沟眶象体型偏小(体长11mm左右),黑白相间斑纹。
【3】沟眶象的发生规律:
沟眶象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或成虫在树千内或树干周围2至20厘米深的土层中越冬,6-7月成虫羽化,7月为羽化盛期。
幼虫危害从4月中下旬开始,4月中旬-5月中旬为越冬代幼虫翠年出蜇后危害期。7月下旬-8月中下旬为当年孵化的幼虫危害盛期。
【4】沟眶象危害如何防治?
1、幼虫防治:在5月底和8月下旬幼虫孵化初期,及时使用淇林根除蛀根施或淇林滴注套装输药防治。
2、成虫防治:成虫盛发期,可使用淇林广正喷施灭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