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以此说明了园林中养护工作的重要性,而其中浇水是重中之重,秋季气温逐渐下降,此时园林植物如何进行浇水工作?如何判断是否应该浇水呢?
【1】如何判断植物是否需要浇水?
1、草坪:看叶片颜色,呈现灰绿色,或踩上去基本无弹性,或土壤表层成灰白时,说明需要浇水了。
2、绿篱:通过观察叶片,有发蔫或老叶个别开始发黄,或新叶发卷,或土壤挖开10-15厘米都是干的,就需要浇水了。
3、苗木:挖开土壤20-25厘米,手捏不成团,或看到叶片整体发蔫,特别是中午。
4、新栽植物:新栽的不要等出现症状才去浇水,天热时浇水频率高点,气温下降时,再延长浇水时间。千万注意一点,不要积水,或土壤湿度一直过大。
【2】秋季浇水技术要点:
1、8-9月上旬:气温在30°C以上时,按照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选择早上或傍晚浇水。草坪建议早上浇水,绿篱苗木早晚均可。不同区域,不同土壤条件,浇水频率不同,一般草坪3-7天浇灌一次。新栽苗木保证前三次浇透水。
2、9-10月:气温会逐步下降,植物蒸腾作用减弱,耗水量减少,植物对外界的刺激会做出反应,进入养分积累阶段。此时浇水频率要低,适度保持干旱,提高植物应激反应,刺激根系外扩和下扎。也就是从9月份开始逐步控制浇水。
3、降雨较多或连续降雨:此种天气下会刺激植物生长,不利于养分积累,对植物抗冻能力会产生影响,不利于安全越冬。如发生此类情况,及时挖沟或其他措施排水控水。一般秋季多雨时,植物冻害发生几率较大,秋季降雨可以配合施肥,采取少量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