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春秋两季是树木移植的最佳季节,特别是秋季当气温逐渐下降,落叶树种的根系会迎来一个生长高峰期,正是园林苗木移栽补植的好时机!
【1】秋季哪些树种移栽成活率高?
秋季移栽大多以耐寒树种为宜,由于秋季气温逐步降低,蒸腾作用随之减弱,土壤中水分含量稳定,在土壤温度尚高的情况下,耐寒树种根系还能康复成长,所以成活率较高,常见树种如下:
落叶树种:毛白杨、国槐、黄栌等。
常绿树种:白皮松、雪松、油松、华山松等绿化苗木。
低矮灌木: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紫叶小檗、金叶女贞等。

【2】秋季大树移栽时间:
秋季树木移栽的时间不宜过早,最佳的移栽时间在11月初之后进行,对于一些落叶较早的树木,如青桐、国槐、法桐等乔木,也可在10月下旬进行栽植。
常绿针叶树如油松、华山松、桧柏类等于10月中旬至11中旬栽植,成活率也高。
灌木类如大叶黄杨、小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等于10月下旬至结冻前栽植,成活率较高。

【3】秋季大树移栽关键技术:
1、起苗:起苗要尽量保证根系完整,少伤毛细根,此外还需尽量缩短起苗到栽植之间的时间,减少水分蒸发。

2、保证栽植深度:秋季可适当加深栽植,避免土层过薄根系受冻,建议高于树木根颈部原土痕5-8厘米,翌年春季结合浇冻水,可将表土拨开,这样做既利于树木在冬季萌发新根,保证成活率,也利于树木在春季抽生新芽。或者浅栽高培土,等到开春以后把培土去掉也一样。

3、浇水要足:秋季栽植浇水至关重要,应该根据栽植时间的早晚来确定浇水次数,10月下旬栽植的树木,应该浇三水,即栽植后马上浇头水,10天后浇二水,再过15天后浇三水;11月上中旬种植的树木,最少浇两水,即栽植后立即浇头水,再过15天浇二水;12月初或是上冻前栽植的树木,则只浇一水,即栽植后浇的头水。
总之,浇水必须要“浇足浇透,水宁大勿小”,可结合浇灌定根水,使用淇林岁源+稼程,促进生根的同时,消毒杀菌,提高移栽成活率。

4、及时施肥:秋季是树木根系生长的二次高峰期,需要营养补充以达到生根需求,此时施肥,一是可以有效提高地温,利于喷发新根,二是能给新根提供充足的营养,利于春季发芽长枝,推荐淇林培田+勿埂田,全面满足植物施肥需求。
5、防冻措施:秋季苗木移栽后,很快就要进入寒冬,此时根系还没有完全恢复,为了防止苗木冻害,在移栽后要及时采取树穴覆盖、树干涂白、缠保温带、缠草绳等措施防寒越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