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是景观绿化中应用广泛的观叶植物,在对其管理上一定要小心叶部病害的侵袭,最为常见的就是叶斑病和炭疽病了,对其危害及区别特征分享如下!
【1】黄杨叶斑病:
危害特征: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产生黄色小斑点后扩展成不规则的大斑,病斑边缘隆起,褐色边缘较宽,隆起的边缘外有延伸的黄色晕圈,中心黄褐色或灰褐色,上面密布黑色小点。危害严重时,造成黄杨提前落叶,形成秃枝,影响观赏,甚至造成死亡,且具有传染性。
发生规律:一般6月份开始侵染,7-8月为侵染盛期,8月中旬出现明显症状,8月中下旬至9月份发病严重,病斑扩大,出现落叶,一般高温多雨霉湿的年份发病严重。
【2】黄杨炭疽病:
危害特征:病害发生在叶片和嫩梢上,叶片上的病斑椭圆形或圆形,大小为3毫米至12毫米,病斑边缘有较狭的深褐色隆起,中央灰白色,后期在灰白色处形成较粗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小黑点,排列稀疏,多在叶片正面,有时呈轮纹状排列,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嫩梢受害时,病斑条状,灰白色,其上生黑色小点,亦可引起枝条枯死。
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孢子盘在病枝、病叶组织中越冬,翌年五六月,温度适宜时分生孢子萌发,常从寄主伤口侵入,此病寄生性不强,只能从伤口侵入。
黄杨炭疽病和叶斑病的区别:炭疽病病斑周围没有黄色晕圈,褐斑病病斑边缘有晕圈。
【3】黄杨叶部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1、冬季清除病落叶,并集中烧毁,减少病源,降低发病几率。
2、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降低叶面湿度,减少发病率。
3、病害发生时可使用淇林田钧+岁语喷施防治,病害严重时可间隔5-7天,连续喷施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