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松树上见到过流胶的现象吗?其实这种流胶病又叫树脂病,主要发生在松树的主干和枝干上,生产中引发松树流胶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非侵染性病原:
伤口引发流胶:由于剪口、雹害、虫害、机械和人为等所造成的伤口等引发,此类流胶以春季发生严重。
不良环境条件引起流胶:如排水不良、灌溉不适当、土壤黏重、土壤盐碱化或酸化、土壤缺镁、空气硫害、氨害等,使桃产生生理障碍,也能引起流胶。
冻害、日灼、涝害、旱害等引起树势衰弱而导致流胶病的发生。
【2】侵染性病原:
枝枯病引发的流胶:枝枯病主要发生在枝条和树干上,最初发生顶梢干枯,后迅速由上向下发展,最后整株死亡。病斑不明显,但用小刀剥开发病部位可见皮层发黑,同时,有的树体大量流出透明灰白色胶状物质,自上而下黏着在树干周围,经过一段时期后变成棕褐色。后期树皮开裂,受害部位分布大量纵裂纹,其症状和杨树溃疡病较为相似,但出现流脂现象。
枝干害虫如红颈天牛、吉丁虫等蛀食,易引起主干、主枝、小枝流胶。
【3】松树流胶病的发生规律:
流胶病发病期在每年3-11月,以4-6月为初次发病高峰,7、8月高温季节流脂相对较轻,随后温度下降又呈上升趋势,到9月中旬初形成第二高峰,后随温度下降,发病逐渐减轻,到11月中下旬随着温度继续下降,发病停止。
【4】如何解决松树流胶病现象?
1、加强管理:生产中可增施有机肥、及时松土、雨季及时排水防涝等来培养健壮树势,提高树体抗逆性。
2、病害发生时及时刮除病部,然后用淇林匠客涂抹伤口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