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实际生产中,要想牡丹花大、色艳,根系的养护是首要工作,因此对于牡丹的生长过程中常见的几种地下病虫害一定要了解并及时防治!
【1】地下病害:
1、根腐病:根腐病对牡丹花来说比较致命,会导致牡丹花地上部分长势衰弱,叶片发黄,泛红,严重的时候叶片和枝条会枯死。因为牡丹花是肉质根系,盆土积水非常容易得根腐病,另外地下害虫严重也会导致根腐病的发生。
根腐病防治:对于牡丹根腐病的防治工作主要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首先,上盆时应对土壤和牡丹根系进行消毒,同时土壤中应拌入杀虫剂(如淇林迪虫菁),防治地下害虫。此外,平时管理要注意控制水分,不可有积水现象。根腐病发生时可用淇林岁源+稼程灌根处理。
2、根结线虫病:主要为害牡丹根部,病害发生在根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瘤状物,黄白色,质地坚硬,切开后可发现白色有光泽的线虫虫体,同时引起叶片变黄,严重时造成叶片早落。一般在5-6月形成根结最多,5-10cm土层深处发病最多。
防治方法:根结线虫病可使用无线无忧高效防治!
【2】地下虫害:
1、蝼蛄:成虫约40毫米长。黄褐色或黑褐色,1对前足称开掘足,尾毛2根。3年1代,以若虫或成虫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开始活动,到处开掘隧道,咬食幼苗及根、茎。
2、蛴螬:为金龟子的幼虫,分布广,食性杂,为害严重,造成缺苗,断垄。体乳白色,形似圆筒,常呈“C”字卷曲。有胸足3对,密生棕褐色细毛。
3、地老虎:灰褐色,背线明显,体表粗糙。1年可发生3-4代。以卵、蛹或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幼虫在5月中下旬为害严重。幼虫3龄以前多群集叶、茎上为害,3龄后则分散,白天潜伏土表,夜间出土为害,咬断幼苗及根茎,造成缺苗。
4、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
精耕细作,清除杂草:冬季翻耕一可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为牡丹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二则便于发现土壤中潜伏的蛴螬、地老虎等幼虫、蛹、卵等,利于人工捕杀减少越冬虫量。
施有机肥时要充分腐熟,否则能诱发多种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危害时推荐使用淇林迪虫菁撒施后浇水或淇林伙吉喷淋灭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