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养护中,生长季节常见许多叶部病害,常见的如灰霉病、褐斑病等,发病时对幼嫩植株危害严重,引起幼苗的倒伏、枯萎。现对牡丹四大叶部病害的症状及防治要点如下!
【1】牡丹灰霉病:
症状:叶片受侵染,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水渍状病斑,叶尖和叶缘病斑较多,病斑多为褐色,也有紫褐色的,有时具有不规则的轮纹,天气潮湿时病部生灰色霉状物。叶柄及叶干病斑多为长条形、暗褐色、略凹陷,病部易折断。
发病条件:低温、潮湿是发病的主要条件。春天温度较低,阴雨连绵会加重幼苗的发病。该病常发生在寄主开花期后,6-7月,氮肥多,有利于发病。
【2】牡丹褐斑病:
褐斑病又叫红斑病,该病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病叶率可达89.3%,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大斑;病斑正反面全为褐色,病重时病斑汇合引起叶枯扭曲,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生出墨绿色霉层。
发病条件:温暖多雨发病重;病原体多、偏施氮肥、栽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更易引起病害的发生。高温雨季为发病盛期。
【3】牡丹炭疽病:
炭疽病是我国牡丹常见的病害,常使牡丹叶片枯斑连片,病茎扭曲,幼嫩枝条枯死。4月下旬自叶面、叶柄及茎上发生圆形紫褐斑点,逐渐扩大为近圆形病斑,其大小因牡丹品种而异,直径为4-25毫米,叶缘病斑为半椭圆形,病斑的扩展多受主脉的影响而呈半椭圆形。病斑黑揭色,后期中部为灰白色,斑缘为红褐色。病斑上散生许多黑点在潮湿条件下,黑点上出现红褐色粘抱子团.这是炭疽病的特征。病斑后期开裂,穿孔。
发病条件:一般4月下旬开始发病,8-9月份为发病盛期。高温、多雨、多露、株丛郁闭等易诱发病害。
【4】锈病:
锈病病菌是转主寄生,其中间寄主是山芍药、风仙花、马先篙、松树等,所以牡丹圃地附近不能栽上述植物。发病时叶片褪绿,叶背着生黄色抱子堆。生长后期,病叶上生柱状毛发物。
【5】牡丹叶部病害的综合防治要点:
1、减少侵染来源:秋季彻底清除地上的病残体,并集中烧毁,杀灭植株上的病菌。
2、保持植株通风透光,避免高温多湿。
3、生长季节一旦发病可使用淇林田钧+岁语喷施防治,间隔5-7天,连续喷施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