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养护朋友发现黄杨出现根瘤病危害的现象,根瘤病是园林植物常见的根部病害之一,大叶黄杨的养护中除了根瘤病以外,根部还易发生根腐病,针对这两类根部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措施分享如下!
【1】黄杨根瘤病:
1、根瘤病危害特征:该病主要发生在根颈、侧根上及嫁接口处,发病初期,病部形成灰白色瘤状物,表面粗糙,内部组织柔软,为白色。病瘤增大后,表皮枯死,变为褐色至暗褐色,内部组织坚硬,木质化,大小不等,感染根瘤病以后,根系的数量会急剧减少,而根茎接合部的瘿瘤可直接影响树体对营养和水份的正常吸收和运输,让叶片出现发黄发软、株体萎蔫无力的情况,造成长势衰弱,严重时可导致整株死亡。
2、根瘤病的发生因素:根瘤病的发生往往与土壤及环境条件有关,病菌借水流、地下害虫、嫁接工具、作业农具等传播,往往借由伤口入侵,经数周或1年以上表现症状,偏碱、湿度大的砂壤中发病率高,连作利于发病,根部伤口多则发病重。
3、根瘤病的应对措施:发现病瘤后可用刀彻底刮除病瘤组织并烧毁,并及时使用杀菌剂处理伤口,切下的根瘤要集中烧毁。同时用淇林稼程浇灌植株根部进行土壤消毒。后续养护可适当增加水肥用量(如淇林培田+勿埂田),促进树势恢复。
【2】黄杨根腐病:
1、根腐病的危害特点:发病初期表现为局部根系腐烂坏死,地上部分出现脱水、萎焉、发黄症状、长势不佳,后期地下部分根系全部腐烂,导致整株枯死。
2、根腐病的发生因素:土壤带菌是最重要的侵染来源,病原菌可借助雨水、灌溉水传播,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再侵染。排水条件较差的地块因壤湿度大,在高温雨季易爆发根腐病;在部分使用有机肥地块,由于有机肥未腐熟完全而导致根腐病的发生。
3、根腐病危害解决措施:种植之前应进行土壤改良,根腐病发生时使用稼程+岁源灌根,可在根部杀菌消毒的同时促进新根萌发,助力植株恢复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