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蛀类害虫中除了常见的枝干类天牛、木蠹蛾、小蠹虫之外,槐类植物上常见一种小卷蛾危害,蛀食复叶基部、花穗及果荚(槐豆),叶片受害后萎蔫下垂,遇风脱落,树冠枝梢出现光秃,严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常见寄主植物:国槐、刺槐、龙爪槐、黄金槐、蝴蝶槐和红花槐等。
【1】国槐小卷蛾的成虫与幼虫识别:
1、成虫:体长为5毫米左右,黑褐色,胸部有蓝紫色闪光鳞片。前翅灰褐至灰黑色,其前缘为1条黄白线,黄白线中有明显的4个黑斑,翅面上有不明显的云状花纹,后翅黑褐色。
2、幼虫:老熟为9毫米左右,圆筒形,黄色,有透明感,头部深褐色,体稀布有短刚毛。
【2】成虫与幼虫的发生:
华北、西北地区一年发生2代,北京年生2-3代,成虫发生期分别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
6月下旬初孵幼虫从羽状复叶叶柄基部蛀入为害,先吐丝结网,幼虫在网下咬树皮,后蛀入枝条内,受害处排出黑褐色粪沫和木屑状物,该虫迁移为害,每2-3天转移1次,每只幼虫常造成几个复叶干死,7月中旬进入为害盛期,大量复叶脱落。8月上旬2代幼虫又孵化,8月中旬为害最重,造成大量秃头枝,10月后幼虫钻入种子或枝条内越冬。
【3】国槐小卷蛾的综合防治措施:
1、消灭虫源:结合秋冬季剪打槐豆荚,以减少虫源;7月中旬修剪被害小枝,对第二代的发生有一定控制作用。
2、消灭成虫:成虫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或将槐小卷蛾性诱捕器悬挂在树冠向阳面外围,诱杀成虫。
3、药剂防治:在5月下旬使用淇林根除蛀根施长效防治,控制后续小卷蛾危害;6月下旬和8月上旬使用淇林御蛾800-1000倍液均匀喷施树冠外缘和树冠顶端,杀死初孵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