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受台风“杜苏丙”影响,我国多个地区迎来连续几天的暴雨天气,其实每年一到七八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就进入了雨季,常常出现大范围的强降水天气,一般南方雨季为4-9月,北方为6-9月,面对雨季严峻的考验,苗木的防涝工作是第一要务!
【1】新栽大树防涝技术:
新移栽大树根系未完全恢复,雨季降雨量大,根部周围积水较多,土壤温度较低,根系难以生须根,若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根系沤根腐烂,对其防涝技巧如下:
1、基部培土:对于南方经常会下雨的地区,可以采取在树基部进行培土的方式,来避免苗木的根际环境积水。
培土的高度一般高于地面20-30公分左右,避免雨季积水的同时,也不会让苗木因培土过高而影响根系的呼吸以及生根。

2、开盘围堰:对于北方雨季、旱季较为明显的地区,如果移栽时土球的上表面高于地面,可以采取开盘围堰的方式来进行防涝。
围堰时的直径略大于土球的直径,然后将围堰的土及内壁排实,以保障在旱季浇水时,水不外渗,下雨时,可以在围堰的低洼处开一个口子,使围堰内的水分外流。

3、设排水坑:对于栽植地较为低洼或排水不畅的苗木,可以在移栽大树土球的四个方位分别挖四个排水坑,以利于下雨时苗木根际周围土壤的排水。
排水坑的深度最好比土球的最低处还要低20公分左右,这样更有利于积水的外排,下雨时用土将水坑的洞口围高,避免积水外流淹没苗木根系,待坑中积水快满时可人工排水或用水泵抽水,这样相当于苗木根系有个缓冲期,从而大大降低死亡率。雨停之后可使穴口略低于地表,用于积蓄低洼处的水分。

【2】苗圃防涝技术:
苗圃中一般大、小苗都有,而且较小的苗木根系较浅,特别容易遭受涝害,与城市绿化苗木不同,苗圃中一旦发生涝害,往往是大面积且爆发性的,如果在雨后不能排除积水,再遇到高温,可能使大量的苗木根部腐烂死亡。
对苗圃的排涝措施主要是开排水沟!操作要点是先开挖主排水沟、支排水沟、小排水沟等,在基地内组成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然后在地势最低处设总排水沟。这种排水系统的布局多与道路走向一致,各级排水沟的走向最好相互垂直,但在两沟相交处应成锐角相交(45°-60°),以利排水流畅,防止相交处沟道淤塞。
此排水方法适用于大雨后抢排积水,或地势高低不平不易出现地表径流的绿地排水,明沟宽窄应视水情而定。

【3】苗木发生涝害后的救护措施:
1、深度排水:灾后第一时间应排水防涝,除排除表面积水外,还应注意地下积水的排除,地下积水不易察觉,可开设临时排水孔。

2、清淤:积水过后肯定会留下淤泥,要尽量趁退水后泥浆尚软时,疏通地沟,清除淤泥、垃圾等,必要时要安装抽水机冲刷畦面,避免淤泥板结,影响土壤透气性,减少死苗系数。已植有苗木而无法清除的要及时翻耕和消毒灭菌。
3、适当修剪 :淹水后,植株根系受到伤害,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减弱,修剪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树体养分消耗,修剪量根据受害程度确定。
4、防病虫害:清淤扶苗工作做完后,须立即趁晴天植株积水干后及时使用稼程+岁源灌根防治根部病害。此外,对于地上部的病虫害也要做好提前预防,及时防治。
5、补水遮荫:受涝植物气孔较大,当天气转晴容易发生急速缺水现象,注意树体、叶面及时补水,并结合搭建遮阳网,减少水分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