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为鞘翅目天牛科害虫,因其力大如牛,善于在天空中飞翔,因而得天牛之名,主要危害于多种林木和植物,虽然幼虫是天牛进行危害的主要形态,但往往幼虫危害隐蔽,难以发现,只有成虫期是唯一裸露在外界的虫期,此时也是最易发现、最易防治的时期,一定要抓住防治时机进行灭杀。
【1】天牛成虫的特征:
天牛体形的大小因种类不同,最大者体长可达11cm,而小者体长仅0.4-0.5cm,呈长圆筒形,背部略扁;其触角极长,普通所见的天牛,其触须亦可达10cm左右,着生在额的突起(称触角基瘤)上,具有使触角自由转动和向后覆盖于虫体背上的功能。爪通常呈单齿式,少数呈附齿式。除锯天牛类外,中胸背板常具发音器。
【2】天牛成虫的危害:
其成虫常见于林区、园林、果园等处,飞行时鞘翅张开不动,由内翅扇动,发出“嘤嘤”之声,天牛成虫在羽化之后,一般需取食植物的花粉、嫩枝、嫩叶、树皮或者果实等来补充营养,从而造成次要危害,是杨、柳、桑、槐、梧桐、苦楝等树木上的重要害虫。
【3】天牛成虫的发生期:
天牛多数为1年发生1代,也有3年2代或2年一代的,每年进入6月份之后天牛成虫开始羽化,一般为10余天到1-2个月,在6、7、8三个月份达到羽化高峰期,这一时期可以在树干上可见明显的羽化孔和产卵刻痕。
【4】天牛成虫的防治要点:
1、人工抓捕:主要是利用天牛成虫笨拙的习性,清晨露水未干时,在天牛喜欢的树木主干和主枝上寻找捕抓。
2、 喷药防治:利用天牛集中大量裸露危害期(6-7月),喷施淇林广正高效灭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