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木虱主要为害桑树、柏树等,以成虫、若虫吸食桑芽、桑叶的汁液,严重时桑芽不能正常萌发,叶片由于失水而向背面卷缩,桑木虱的发生与寄主关系密切,桑、柏混栽地区容易发生,其识别及防治要点如下!
【1】桑木虱的识别特征:
成虫:体长3-3.5mm,体形似蝉。初羽化时淡绿色,一周后变为黄褐色。头短阔,复眼半球形,红褐色;单眼2个,淡红色。触角针状共10节,黄色;足3对,黄褐或黑褐色,;前翅长圆形,半透明,有黄褐纹及黑褐纹,后翅透明。
若虫:体扁平,初孵化时灰白色,后变为淡黄色。
【2】桑木虱的危害特点:
桑木虱以其以若虫吸食桑芽、桑叶汁液,受害桑生长不良,叶片向叶背卷缩呈筒状或耳朵状,严重的组织坏死或出现枯黄斑块,叶背白色蜡丝满布无法喂蚕,桑芽不能萌发。若虫分泌物还可诱发煤病,招引蚂蚁,严重影响桑叶质量。
【3】桑木虱的危害规律:
桑木虱在各地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桑树或柏树的树缝裂隙中越冬。越冬成虫于桑树发芽初期出蛰为害,并在嫩芽上产卵繁殖后代。卵期经过20天左右,孵化后的若虫在嫩芽上吸汁为害,影响春叶生长。若虫经4次蜕皮约3-4周后羽化为成虫。成虫主要在桑树上为害,也可在柏树上取食,其寿命几乎长达1年。成虫具迁移性,飞翔能力强。
【4】桑木虱的防治要点:
1、4月中旬至5月上旬,剪除有若虫的枝梢,集中烧毁;
2、在卵期、若虫期使用淇林舒清+广正喷施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