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叶蛾是柑橘的重要害虫之一,常在夏秋梢抽发期以幼虫潜入嫩叶表皮下取食,在叶片表皮上留下蜿蜒的虫道,被形象的称为“鬼画符”,最近几年,有园林朋友反应在香泡树上也多见次虫害,本期就来说说关于潜叶蛾的防治难点及技术要点!
【1】潜叶蛾的为害特点:
1、以幼虫潜食植物叶片、果实,留下蜿蜒的虫道,影响观赏及经济价值,一旦爆发,不需几天便可把嫩梢钻得一塌糊涂,受害叶片卷缩或变硬,易于脱落。
2、叶片受潜叶蛾侵害后,叶绿素含量会降低,从而降低光合产量。
3、潜叶蛾为害而造成大量伤口,不仅容易诱发溃疡病,而且给害螨、盾蚧、粉蚧和卷叶虫等提供了良好的过冬场所。
【2】潜叶蛾的防治难点:
1、潜叶蛾繁殖快,发生时间长,发生代数多,为害重且世代重叠。成虫白天栖息于枝叶间,草丛中,夜晚才出来活动,加上体型小,仅2毫米,不易被察觉。
2、成虫能飞,白天栖息于枝叶间,草丛中,夜晚才出来活动,加上体型小,仅2毫米,不易被察觉,药剂防效有限。
3、卵期不好打,毕竟能破卵的杀虫剂很少,而幼虫一旦钻入表皮只能用内吸性杀虫剂才有效。
4、新梢能引诱潜叶蛾成虫来产卵,萌发不齐时或未及时用药保护,易爆发成灾。
【3】潜叶蛾的防治综合要点:
1、农业防治:剪除受害严重枝条和越冬虫枝,减少虫口基数;抹芽控梢、去早留齐、去零留整,在成虫低峰期统一放梢,以控制食物来源,缩短害虫的可为害时间;在干旱来临时,及时灌溉调控,保证正常湿度,能有效预防潜叶蛾的危害。
2、生物防治:在使用化学农药的同时,注意保护和利用草岭、白星姬小蜂和捕食性蚂蚁等柑橘潜叶蛾的天敌,
3、药剂防治:可使用淇林舒清+广正喷施防治,具有杀虫卵、灭虫害、持效期长的特点,建议在新梢不足1cm时喷第一次药,相隔7-10天喷第二次,重点喷布树冠外围和嫩芽嫩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