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引起“黄化”的症状。因真菌、细菌、病毒、类茵原体等病原物的侵入,也常引起叶色不正常发黄,谓之为“病黄”。由于引起花木叶片发黄的病因不同,叶片发黄所表现出的症状也不尽相同。
【1】哪些病害易引起植物黄化?
1、常见的真菌病害有褐斑病、黑斑病、角斑病、轮纹病、炭疽病、灰斑病、白斑病等。出现真菌病害的黄化症状时,应及早摘去病叶烧毁。增加通风透光,防止湿气长时间滞留叶面,合理施肥,增加檀株抗性。初现病害时,可有针对性地选用淇林田钧、柯俊、仕勋等药物防治。
2、常见的细菌性病害有:软腐病、叶斑病、穿孔病、疫病等。由于细菌性病害的病原常存在于病残体和土墙中,多从伤口侵入,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病害易发生流行。为此,应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植株抗性。减少机械损伤,及时杀灭虫害,杜绝病菌从伤口侵入。加强土壤消毒,减少病菌来源,发现少量病叶,及早摘除烧毁。
3、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结构生物,侵入花木体内后,有时在叶片上呈现黄绿相间的斑驳或条纹。刺吸式口器昆虫是自然界最主要的病毒传播媒介,如蚜虫、介壳虫、蝽蟓、叶蝉等。防止病毒性“花叶病”的方法是:及时杀灭刺吸式口器的害虫,禁止使用带毒的枝条或种球进行繁殖,及早拔除病株烧毁,对嫁接、扦插使用的工具进行严格的消毒。
【2】虫害引起的失绿“黄化”症状:
园林植株由于受到刺吸昆虫的吸汁为害,也会在叶面上出现大小不等的黄斑,甚至会全株发黄,谓为“虫黄”。如蚜虫、介壳虫、蓟马、红蜘蛛等造成的叶片黄化。表现症状叶片有斑点,严重者叶片皱缩、卷曲。由虫害引起的失绿“黄化”,只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杀虫方法,新抽的枝叶就不会再出现失绿“黄化”。如防治螨类(红蜘蛛类),可用淇林少葆防治;防治蚜虫、蓟马、粉虱等,可用淇林巴亚喷杀;防治介壳虫可用淇林齐伐、罢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