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如介壳,虫体上又多有蜡质分泌物”,介壳虫因此而得名!介壳虫是园林中各类花卉、苗木上最常见的刺吸式害虫种类,常以雌成虫和若虫群集于枝、叶上吸汁危害,造成枝条凋萎或全株死亡,此外,其分泌物还会诱发煤污病,阻碍园林植物的生长,现将园林中常见的介壳虫总结如下!
【1】白蜡蚧:俗称白蜡虫,雌成虫半球形,常分散单个生活;雄幼虫则密集成群,固着在寄主枝条上生活,其分泌的白色蜡质覆盖、围绕树枝,似裹败絮。

【2】白蜡绵粉蚧:雌虫紫褐色,椭圆形,背面略隆起,分节明显,被白色蜡粉。

【3】草履蚧:以若虫和雌成虫危害,雌成虫体扁,沿身体边缘分节较明显,呈草鞋底状。

【4】吹绵蚧:以雌成虫危害植物,雌成虫全体桔红色,背面敷有白色蜡粉,腹部末端有半圆形白色绵状卵囊。

【5】紫薇绒蚧:以若虫和雌成虫寄生于植株,雌成虫扁平,椭圆形,长约2-3毫米,暗紫红色,老熟时外包白色绒质蚧壳。

【6】朝鲜球坚蚧:成虫雌体近球形,前、侧面上部凹入,后面近垂直;初期介壳软黄褐色,后期硬化红褐至黑褐色,表面有极薄的蜡粉。

【7】日本龟蜡蚧:雌成虫体背有较厚的白蜡壳,呈椭圆形,背面隆起似半球形,中央隆起较高,表面具龟甲状凹纹,边缘蜡层厚且弯卷由8块组成;活虫体淡褐至紫红色。

【8】桑白蚧:雌成虫橙黄或橙红色,体扁平卵圆形,腹部分节明显。雌介壳圆形,直径2-2.5毫米,略隆起,有螺旋纹,灰白至灰褐色,壳点黄褐色,在介壳中央偏旁。

【9】矢尖蚧:雌成虫体橙黄色,雌介壳前端尖、后端宽,呈箭头形,常微弯曲,长2-4mm,棕褐至黑褐色,边缘灰白色。

【10】红蜡蚧:雌成虫椭圆形,虫体紫红色,背面有较厚暗红色至紫红色的蜡壳覆盖,蜡壳顶端凹陷呈脐状,有4条白色蜡带从腹面卷向背面。

【11】日本纽绵蚧:雌成虫卵圆或圆形,体背有红褐色纵条,背部隆起,呈半个豌豆形,老熟产卵时腹部慢慢产生白色卵囊,向后延伸,随着卵量增加卵囊向上弓起,逐渐形成纽曲的“U”形。

【12】角蜡蚧:初龄若虫扁椭圆形,红褐色,2龄出现蜡壳,雌蜡壳长椭圆形,乳白微红,前端具蜡突,背面呈圆锥形稍向前弯曲;雌成虫体短椭圆形,雌蜡被灰白色,死体则为褐黄色,并略呈红色。
【13】藤壶蚧:雌成虫土黄色呈倒梨形,背面隆起,腹面平坦;虫体包被在硬质蜡壳内,蜡壳平球形,红褐色,壳上有8-9圈螺旋状的横环纹,并有4-6根白色放射状白色纵线,主要危害广玉兰、香樟、白玉兰等。

【14】介壳虫综合防治措施一览:
1、根施长效防治:春季抓住防治时机,在介壳虫发生前或初期,使用淇林根除蚧根施长效防治介壳虫危害。
2、喷施高效防治:介壳虫发生时及时使用淇林齐伐、罢蚧、广正+舒清等均可高效灭杀介壳虫危害,快速、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