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安全和凸现古树的特有风姿,提高其观赏价值,园林中往往会定期进行整形和修剪工作,然而该技术措施往往比较复杂,其要点和技巧如下!
【1】古树名木修剪原则:
一有利于古树的生长;二是有利于展现古树的历史价值和风姿;三是有利于游人安全和树体的稳固;四是有利于病害、虫害的防治;五是有利于调整古树名木局部枝叶的分布。
【2】修剪时间:
首先对古树的树种和生长特点有所了解,一般在加固树干的同时才进行枝杈的修剪和调整,修剪的时间可以灵活掌握。如榆树、国槐、核桃,杨柳类等,应在树体内液压最低的时期进行修剪,具体可根据当地的立地条件而定。
【3】修剪方法:
制定方案:在修剪古树之前,由技术人员制定修剪方案。修剪线可先由技术人员在锯口处用笔做出标记,再由工人操作。
修剪顺序:一般先锯除大枝,再按从树上到树下,从冠内到冠外的顺序修剪。这样可避免损伤活枝。
具体操作:
1、在截除大枝时,应注意在预定截口位置以外30厘米至40厘米处将锯从下往上锯,深约干粗的三分之一,再以截口的位置从上向下锯,将枝锯断。这样可以避免劈裂、撕皮和抽心。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在预定处将残枝锯下,预定截口应设在靠近主干和主枝树液流动活跃的分枝处,距主干过近或衣架式修剪都是错误的。
2、在锯除粗大的枯桩或枯枝时,应在活组织的外侧锯断,注意不要伤及活的愈伤组织。如果锯茬高于活组织,应用凿子将心部的死木质凿去,使之低于愈伤组织,以利伤口愈合。在实践中证实,如果能将截口周边的活皮层,切成倒梯字形,比垂直或正梯字形的切口愈合得更快。
3、截口直径大于5厘米的,应将锯口的上下延伸削减成椭圆形,切面要平整光滑,这样更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4、在古建筑物附近截除大枝,应先用较粗的绳子将被截枝吊在高处的支撑物上,同时在被截枝上系一根较细的辅绳,此绳主要用来控制树枝掉落的方向。以免损伤附近的古建筑和树上的枝叶。
5、对于树木内膛的小枝,可用小平锯、小铁钩或枝剪去除,应特别注意避免损伤活着的小枝,甚至要注意保护树体上的每一个芽,因为那是濒危古树生存的希望。
【4】伤口处理:
对于国槐、榆树、樟树、杨、柳等阔叶树,如果在春季树液流动前修剪,产生了直径小于5厘米的伤口,可以涂抹生物愈伤剂(如淇林伤口愈合涂抹剂),伤口一般在2至3年后可以愈合。大于5厘米的伤口,可用经75%的酒精消毒过的修剪工具削平伤口,随即涂抹生物愈伤剂,过2小时后用聚硫密封剂处理或用接蜡处理,防止细菌和真菌侵入伤口。对于没有愈合的伤口,应将其清理干净并用愈伤剂和密封剂处理一次,一般都可以愈合。剪口处可直接用刷子涂抹伤口愈合涂抹剂,涂抹后要保证12小时不要遇水,最好涂后戴上罩帽,以利于创伤部位对养分的吸收和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