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季都会有倒春寒现象,究竟什么是倒春寒?其实,总结起来就四个字,即“前暖后冷”的现象就是倒春寒!
【1】什么是倒春寒现象?
初春(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偏低的天气现象称为倒春寒,气象学中,受较强冷空气频繁袭击后,气温下降较快,并持续时间长达1-2个星期以上的前暖后冷才称作“倒春寒”。
【2】倒春寒现象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1、对芽的危害:出现倒春寒后,容易使原来枝头上的芽孢遭到破坏,使芽孢萌芽力弱或不萌发,从而导致树木的整体树势下降,生长不良。特别是在园林上,通常许多树木是经过园林养护人员精心修剪,并留好芽位的,一旦因倒春寒受损,就会改变树冠造型,对未来树木冠幅的影响较大。
2、对花果的危害:对于园林观花植物或果树来说,花果遭受冻害后将导致“花无观赏,果稀落”的景象。
3、对枝干的危害:倒春寒对枝干的影响一般是春梢和绿色树皮较为严重。往往会造成春梢冻伤、冻干或树皮细胞破裂无法运输营养和水分,导致枝干局部坏死,最终致使树木的生长势急速下降,经常发生偏冠、抽枝、簇生等现象。
4、对根系的危害:倒春寒对根系的危害一般是在栽植运输过程中或栽植较浅的植物,根系受冻,直接威胁树木栽植后是否能够顺利成活。
【3】如何减轻"倒春寒"危害:
1、浇水:待"倒春寒"过后,抢冷尾暖头,采取窨灌、漫灌、浇根等方法,对受冻害、冷害、寒害等较重的花木灌一次水,用水缓解低温的危害。
2、培根:根部培土,能够降低寒害对浅层根系的危害,使树木安全生长,免受根系冻害。
3、施肥:受冻植株吸收养分能力降低,在冻后的晴朗天气可喷施叶面肥来满足植株生长需要,可以选择磷酸二钾(如淇林花草之爱),连续喷施3次即可,每次间隔一周左右。
4、防病:花木受冻后,抗病能力下降,病菌容易侵染,低温引起的病害主要有疫病、炭疽病、溃疡病、病毒病等,可用淇林柯俊、田钧、稼程等及时进行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