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老家院子里有一棵泡桐树,每到开花时,像喇叭花一样的淡紫色花朵泛着甜蜜的花香,给童年带来无限的快乐,泡桐树在我国历史悠久,景观价值高,但近几年来养护朋友总是发现在其生长过程中树枝出现一簇一簇的生长,像鸟窝一样,其实,这就是泡桐丛枝病的危害!
【1】了解泡桐丛枝病:
泡桐丛枝病是泡桐生长过程中最严重的病害,根据其症状可分为两类:丛枝型和花变枝叶型。
丛枝型:当泡桐开始生长时,大量的腋芽(又称侧芽)和不定芽(除腋芽和顶芽外,其它部位的芽)在枝条上萌发,并产生许多枝条,在树枝上,还有正在发芽的树枝。初生枝弱,节间变短,叶序紊乱,病叶变黄,秋季成簇,树枝像扫帚(看起来像鸟巢),冬天,树枝不会掉下来。小枝在发病后一年或第二年死亡。当大多数小枝枯死时,整个植物都会枯死。
花变枝叶型:花枝叶型的变化是花芽生长后开始产生的,具体的变化是花瓣变小叶,雄蕊形成小枝,小枝腋芽继续萌发并形成丛生,花萼明显变薄,颜色淡而无毛,花托裂开,花芽变形,出现过季开花现象。
【2】泡桐丛枝病如何有效预防?
泡桐丛枝病一旦发生,缺乏根治措施,但在泡桐不同生长期,可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
1、加强管理:改善水肥条件,促进泡桐健壮生长,以提高泡桐的抗病能力。
2、适当增施磷肥,少施钾肥:据试验观察,土壤中磷含量越高,丛枝病发病率越低,钾含量越高,发病越重。
3、在生长季节不要损伤树根、树皮和枝条。
4、秋季发病停止后,枝液回流前修除病枝,或春季树液回升前进行环剥,环剥宽度一般为被剥病枝处的径长。
5、彻底清除内膛和外围病枝,修枝一年一次,以10月中下旬为宜,效果好,复发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