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到了雨季,每每一场雨水过后,在路边或小区的绿化树上,常常见到一只只小蜗牛向树干上方爬去,这是由于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而雨后空气湿度比较大,温度也比较适宜,蜗牛就出来活动了,不要小看它,对树木来说,大量蜗牛的活动往往也有不小的危害!
【1】蜗牛的认识及危害:
蜗牛属软体动物,是高温高湿地区树上重要的害虫之一,常危害叶片、枝干、果实,爬行过后留一条长长的白色痕迹。蜗牛对树木所构成的损害一般不为人们所重视,乃至迸发成灾后还常以为是昆虫为害所构成的。
蜗牛对树木的损害体现为:春季上树取食春芽和新梢,夏秋季啃食稚嫩皮层,乃至部分老树皮及新梢。枝干的表层被食后不只因创伤难以愈合、木质部显露继而干燥,构成长达7cm以上的条状枯死斑,并且其自身携带病菌,造成的创伤也为其它害虫及病害供给了入侵途径,发作时侧枝及小枝的皮层被取食殆尽,枝条上枯斑累累,树体的长势显着阑珊。
【2】蜗牛的发生规律:
越冬成贝于每年3 月上旬开始取食活动,4月开始交配产卵,5月成贝开始大量上树为害。全年有5-7月、9-12月 2个为害高峰,以9-12月为害损失较大。
【3】雨后蜗牛危害如何治?
1、雨后可利用其喜昏暗湿润、畏光怕热的日子习性,在天晴后锄草松土,铲除树下杂草、石块等,损坏其栖息地的环境可减轻损害。
2、化学防治:当其发生时可使用四聚乙醛(伏牛锁)进行喷施灭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