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季,杂草生长量十分迅猛,除草剂的使用十分常见,但这个时期,往往也是药害频发的时期,本期就来说说夏季在除草剂施药过程中,有哪些原因容易导致药害的发生!
【1】除草剂混用不当:
除草剂的混用十分常见,可以扩大杀草谱、提高除草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若是对除草剂的特性掌握不够,以及除草剂之间的配伍禁忌了解不清楚就不能随意混用,否则极有可能遇到药害情况。
【2】过量使用和误用:
除草剂的施用量和浓度比杀虫剂、杀菌剂更为严格,每种除草剂都有规定的用量。一般在使用除草剂时用药量均偏高,认为量大效果好,往往易产生药害;杂草过大时,用药量相对加大,也会造成药害。此外,不同除草剂作用机制不同,防除对象不同,在选择除草剂时,应根据除草剂的作用原理、防除对象及作物种类,选择合适的除草剂,避免选择不当或误用造成药害。
【3】高温阶段施药:
许多养护朋友知道温度升高有利于药液吸收,但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也会遇到杂草气孔关闭情况,杂草吸收除草剂减少,除草效果变差特别是夏季高温极有可能造成某些植物出现药害现象,因此在炎热的夏季使用除草剂时注意避开中午高温阶段。
【4】施用技术不当:
施药时重喷、漏喷等往往造成局部喷液量过多,使植物遭受药害。
【5】除草剂药液的挥发与飘移:
在大风等不利的天气条件下喷施除草剂,尤其是易挥发和飘移的除草剂会随风飘散,如果附近有敏感植物就会造成飘移药害或二次挥发药害。
【6】异常的气候条件:
除草剂药害的发生概率和程度也与施药前后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除草剂施药当时或药后,若遇到天气变化异常、土壤条件不良等因素时,往往会导致或加重对适用作物的为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