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根而生、由根而亡”!健壮的根系不仅为植物提供有力的支撑,而且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贮藏与传输机构”,可以说根系正是植物的命脉所在,那么本期就来说说关于植物根系的那些事!
【1】苗死苗活在于根:
俗话说“苗死苗活在于根”,在大树移栽、苗木扦插及草坪建植等过程中,只有促发新根,形成牢固的根系群落,植物的移栽成活率才有保障,促进生根壮根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土壤改良:只有良好的土壤环境才能为根系深扎打好基础,在定植前可结合深耕、调节PH值、增施有机质(如淇林培田---有机无机复混肥)等措施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做好土壤处理。

2、水分:根系具有趋水性,在定植时适当控水可以促进根系深扎到深层土壤中。

3、植物生长调节剂(生根剂):大树移栽能否成活基本取决于新生毛细根的数量,要想提高移栽成活率,可以适当使用一些生根剂,常见的生根剂如萘乙酸可以促进主根生长,而吲哚丁酸则具有促进毛细根生长的作用,若是复配制剂则效果更好(如淇林岁源---吲哚丁酸、萘乙酸科学复配)。
4、营养元素:根系生好了,营养补充也十分重要,而促进生根壮根的关键元素有磷、钙、锌、硼等,在养护过程中建议使用一些如腐植酸、海藻酸、微生物菌、稀土元素等无副作用的生物刺激素。
【2】苗木常见的根基部问题:
“白根有劲、黄根保命、黑根有病、灰根要命”。这四句话清晰透彻的说明了根系状态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在园林养护中,常见的根基部问题如下:
1、根腐:根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植株根系从内部向外坏死,腐烂,导致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最后全株死亡,主要表现为整株叶片发黄、枯萎等症状,特别是在雨季,当土壤湿度过大,易被病菌侵染则很容易造成根腐病的发生和危害。

2、沤根:植物生长过程中由于低温、寡照、过湿等外部环境不良或田间管理不当就会诱发沤根现象的发生,春秋两季较为普遍,这是植物的一类生理性病害,不具有传染性,与根腐病不同的是,其症状表现是根系外面发黑,而里面没有坏死。值得注意的是,沤根是植物根系变坏的开始,如果沤根时间过长或补救防治不及时,会进一步导致真菌性的根腐病。

3、立枯病: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部逐渐凹陷、溢缩,有的渐变为黑褐色,当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干枯死亡,但不倒伏。

根基部问题解决方案一览:
1、排除积水:在雨季到来时,注意排水避免土壤过湿,以防沤根、根腐等现象发生,若遇树穴、园区根部积水时可刨坑晾根,同时可适当使用杀菌剂(如淇林柯骏)配合淇林岁语浇灌根际可防止病菌侵入、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2、施肥特别注意:若是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易造成土壤中的有机质减少、土壤板结等问题,从而易被土壤中病原菌侵染,引发根部病害。
3、根系处理:当发生根腐病、立枯病等土传病害时可使用根部杀菌剂(淇林稼程)结合生根剂(淇林岁源)灌根使用及时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