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花的过程中,如果土壤使用的时间过长,那么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就会被花卉全部吸收,长此以往,容易出现板结现象,从而影响养花的年限。
【1】养花过程中如何判断土壤板结现象?
在养花过程中,若是发现种植1-2年以上的盆栽花卉土壤,土壤颜色已经发白,表面还有些干裂的纹,用手抓起来也是一块块的疙瘩,不松散,这就是土壤板结现象。
【2】土壤板结的原因:
1、浇花的水硬度大:有的地区水质较硬,如北方,水中富含钙镁离子等物质,若长期使用这种硬度的水浇花,钙镁离子等化合物不溶于水,长期积累在土壤中,就会使得土壤板结。
2、花肥施用不当:含钙质较多的土壤,如果施用硫酸铵就会使盆土板结。此外,还有人喜欢用豆浆、牛奶、鸡蛋清浇花,这种未经发酵的蛋白质,不仅不能被植物吸收,也易造成土壤板结。
【3】土壤板结对花卉有哪些影响?
土壤板结意味着土壤中肥力缺失、盐碱化加重,与此同时,土壤的锁水能力也逐渐变差,导致盆栽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吸取水分困难,并且容易沤根烂根,如果时间一长,植物就会变得萎蔫,甚至整株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