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到了,除草工作也逐渐展开,对于除草剂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但我们发现,春季有时用药效果不一,这是怎么回事?有哪些因素对除草剂的药效有直接影响呢?
【1】温度:
草坪除草:3-5天内温度都比较适宜的情况下及时喷药防除,这个季节尽量选择无风晴天的中午(11:00-14:00)用药,利于药剂的吸收传导;日平均温度达到10-15℃的前提下,防早防小。其他地被植物内除草:3-5天内温度稳定在15℃以上再使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春季由于气温较低,药效普遍发挥缓慢,大约比夏季慢5-7天左右,也有个别除草剂时间更长,但不会影响最终效果。
【2】杂草过大:
虽然是刚刚开春,但其实此时有些地区存在一些在冬季就已经出苗的越年生杂草,这些杂草过大,抗药性太强,特别是已经开始木质化的杂草,如播娘蒿,除草剂正常用药量几乎没有反应。此时可结合人工把这些大草拔除,然后再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喷施。
【3】除草剂的选择:
我们知道,对于除草剂的选择一定要“对路”,若是杂草根本不在除草剂杀草谱范围内,自然没有效果。因此对于除草剂的选择一定要咨询专业技术人员。
【4】施药技术:
有的使用者不知道药剂的下限用药量和上限用药量什么意思,不知道需根据草龄适当增加用量。此外,如果喷药不匀的情况下也易导致杂草死亡不均匀。
【5】混用:
使用者在使用除草剂时和别的除草剂进行混用时一定要咨询专业技术老师,不能盲目混用,否则易出现药害。另外,除草剂也尽量不要和其它杀虫剂、杀菌剂、肥料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