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中植物生长的好与不好除了其自身的调节之外,外界的干预往往十分重要,特别是养分的补充这一方面,即我们所说的施肥,但园林中对肥料的施用也并不是盲目的,往往有的朋友花了大量精力、人力去施肥,反而效果并不理想,其实,园林中施肥有几大误区可以参考一下!
【1】施肥时越靠近根部,肥料越易被吸收:
这是在生产中存在较多的现象,因为植物吸收营养成分的部分是在根毛区,而施肥时越靠近植株根茎部,肥料离植株营养吸收部位也就越远,而如果一旦施肥过多,浓度过大,又会很容易出现“烧苗”现象。
【2】出现缺肥现象后,再施肥:
肥料施入后,需要3-7天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因此若是等到植物出现缺肥现象后再施肥,则会造成缺肥时间加长,效果自然也大大减低,所以,施肥工作应根据植物需肥特性进行,光照强、温度高、水分足则加快养分的吸收,相反,则吸收放缓,根外追肥因养分直接被叶片吸收,所以见效快,可迟施,但浓度要低,以防损伤叶片,淋施可使肥料直接渗入植株根部,见效较快,也可适当迟施,干施肥效慢,应早施。
【3】只要施入肥料,就会有肥效:
施肥的肥效与土壤特性、植物养分吸收特点、肥料养分释放特性以及水、气、热等诸多条件有关,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则极易造成养分流失、缺肥等现象的发生。沙质土肥效快,但流失也快,因此,应根据少施、多次施的原则进行,粘壤土肥效慢,应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钾肥易溶性好,但流失也快,因此,应根据植物的需钾特性及时施肥,有机肥、磷肥肥效慢,流失也少,应早施,碳铵挥发性强,可与有机肥或磷肥堆沤1-2天后施肥,可减少养分的散失。
【4】只注重施肥数量,不注重养分含量:
一些复合肥因单位价格较低,在市场上应用较为广泛。这些复合肥普遍存在有效成分含量低或三大元素中某种元素含量很低或根本不含的现象,但养护朋友对这些情况重视不够,仍延续高含量复合肥的施肥习惯,结果施入的氮、磷、钾不足,造成植物缺肥、缺素症的发生,从而影响植物品质。
【5】施肥越多,效益越高:
根据报酬递减原理,当施肥达到一定数量后,投入产出比下降,效益下降。施肥也是一样,并不是多多益善,实际养护中应根据植物生育期的需肥特性、土壤肥力、作物的种植密度等,以供给充足但不浪费的原则,找出最佳施肥方案进行施肥,充分发挥肥效。
【6】肥料溶解越快越好:
植物对养分的需要就跟人一样,每天都需要,吸收量也有限,溶解的快,植物吸收不了会造成浪费,所以好品质的肥料养分释放速度应该与植物对养分的需求相对应,这也是一些产品加入缓释剂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保证植物对养分的全程需要。
【7】追肥偏施氮肥:
很多用户在追肥时偏施碳铵、尿素等氮肥,需要知道的是,植物前期生长氮素很重要,但随着植物的生长,对磷钾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氮的需要反而减少,偏施氮肥只会使植物旺长,所以注意追施复合肥(如淇林培田有机无机复混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