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绿化养护的发展,化学药剂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当植物发生病虫草害时,化学农药的使用可达到快速、高效治疗的作用,但有时候,当用药不当时,不仅达不到防治病虫草害的效果,反而会破坏植物正常的生理机能,出现病变,也就是常说的“药害”现象!
【1】农药药害的症状表现:
药害有急性和慢性两种。前者在喷药后几小时至3-4天出现明显症状,如烧伤、凋萎、落叶、落花、落果;后者是在喷药后经过较长时间才发生明显反应,如生长不良,叶片畸形,晚熟等。常见的症状是叶面出现大小、形状不等、五颜六色的斑点,局部组织焦枯,穿孔或叶片脱落,或叶片黄化、褪绿或变厚。
【2】农药药害的发生原因:
1、农药使用不当造成药害:药害的发生与农药使用不当,即不合理使用、施药控制不严、剂量不准、误将药剂相互混杂,甚至滥用、 错用或者误用了除草剂有很大关系,这也是当前发生药害最常见的原因。
2、在植物的敏感阶段使用农药造成药害:多数植物苗期、花期和细嫩组织部位比较敏感,耐药力差,易发生药害。
3、气温高、湿度大、日照强时, 植物代谢旺盛,药剂容易进入植体,引起药害。
【3】如何避免或补救药害现象?
1、选择对植物安全的农药;
2、尽量选择耐药力强的时期施药:一般尽量避开苗期及花期施药,另外避开植株幼嫩组织及徒长植株。
3、避开高温环境: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光照强的环境下易产生药害,特别是夏季要尽量避开炎热天的中午喷药。
4、正确掌握施药技术:严格按照规定浓度、用量配药,稀释水要用河水或淡水。
5、采取补救措施:受害后适当灌水并可结合使用淇林岁语+花草之爱,解药害的同时,促使植物尽快恢复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