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进入六七月份之后,我国南北方地区就会迎来大面积的连续降雨天气,高温、高湿环境是病菌滋生的温床,植株徒长也会降低自身抵抗力,所以夏季是细菌性、真菌性疾病的高发期 ,病害防治需加力。
【1】根腐病:
发生及危害:根腐病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病,该病会造成根部腐烂,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最后全株死亡,主要表现为整株叶片发黄、枯萎,特别是在雨季,很容易造成根腐病的发生和危害。
防治方法:雨季注意排水;刨坑晾根;也可采用化学措施如淇林稼程+岁源,混合一起浇灌防治根腐病的发生。
【2】灰霉病:
发生及危害:发生灰霉病时,植株色浅,叶片、叶柄发病呈灰白色,水渍状,组织软化至腐烂,高湿时表面生有灰霉。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出现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萎病死。病原菌生长温度为20-30℃、湿度持续90%以上时为病害高发期。
防治措施:
1、合理密植:根据具体情况和品种形态特性,合理密植。植株过密而徒长,影响通风透光,降低抗性;
2、当灰霉病发生严重时,可使用淇林钧清+田钧+岁语喷施进行防治。
【3】溃疡病:
发生及危害:
(1)水泡型:病斑圆形呈水泡状,随病情发展逐渐变大,褐色水渍状,后期水泡破裂,流出棕褐色液体,中央稍凹陷,呈湿腐状,病斑扩展蔓延可包围整个树干。
(2)烂皮型:树干皮层腐烂与木质部剥离呈纤维状,病皮组织呈黄灰色。
(3)大斑型:多从皮孔、叶痕、修枝口处发生,病斑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颜色较暗,病健部界限明显。
防治措施:对已发病的枝干,可刮去病斑,露出木质部,然后在刮皮处用淇林仕勋均匀涂抹病部,对治愈病斑有较好的效果。
【4】桃树细菌性穿孔病:
发生及危害:细菌性穿孔病主要危害叶片,也浸染果实和枝梢。叶片染病,初在叶背上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点,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紫褐色或黑褐色病斑。该病一般于5月间开始出现,7-8月发病严重。温度适宜,雨水频繁或多雾、重雾季节发病重。
防治措施:
(1)多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对黏重土壤尤其要多施马粪或其他有机肥,以改良土壤。
(2)秋后结合冬剪,剪除病枝,清除落叶,集中烧毁。
(3)发病前或初期使用淇林柯骏一袋兑水16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