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园林绿化还是农药生产上,农药残留一直是避不开的问题,那么究竟是哪些原由导致农药残留问题加重?对此又该如何解决呢?一起来看看!
【1】导致“农药残留”问题的原因:
1、病虫害防治方法单一:缺乏正确使用农药的基本知识绝大多数用户仅用农药进行防治,原因很简单:杀虫效果好,见效快。还有部分用户不讲究用药技术(如白粉病打叶的正面,霜霉病打叶的背面,不能在晴天正午打药),一旦认为防治效果不佳,就加大用药量,结果使病虫害产生了抗药性。当有了抗药性的病虫害又在危害时,就施用更大的药量来防治。如此恶性循环,农药残留就会大大增加。
2、农药产品结构不合理:对使用无公害农药的认识还不够 比如有机磷类杀虫剂为例,有机磷类杀虫剂中70%的为髙毒、剧毒、高残留农药。部分用户认为使药后马上见效的农药就是好农药,而低度的、无公害的生物农药价格高、效果慢,是浪费了人力和物力,殊不知,这样在无形中加大了农药残留的危害。
【2】如何应对农药残留问题:
1、栽培措施:一要选用抗病虫品种;二要合理轮作,减少土壤病虫积累;三要培育壮苗,合理密植,清洁田园,合理灌溉施肥;四要采用种子消毒和土壤消毒,杀灭病菌;五要采用灯诱、味诱等物理方法,诱杀害虫。比如:黄板诱杀蚜虫、粉虱、斑潜蝇等。
2、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适用的农药主要有虫酰肼、虫螨腈、氟虫腈、伏虫隆、菊酯类、农地乐、除虫净、辛硫磷、毒死蜱、吡虫啉、嘧菌胺、甲霜灵、多菌灵等。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注意不同种类农药轮换使用,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