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酰脲类除草剂品种的开发始于70年代末期,氯磺隆以极低用量进行苗前土壤处理或苗后茎叶处理,此类除草剂发展极快,已在各种植物、农作物地区使用,本期就来了解一下关于常见的三类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区别及特点!
【1】吡嘧磺隆:
特点:吡嘧磺隆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主要通过根系被吸收,在杂草植株体内迅速转移,抑制生长,杂草逐渐死亡。
防除对象:可以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如异性莎草、水莎草、鸭舌草、水芹、节节菜、野慈姑、眼子菜、青萍。对稗草有一定防效,对千金子无效。
【2】苄嘧磺隆:
特点:苄嘧磺隆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能有效防治1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能被杂草根、叶吸收并传到其他部位。
适用范围:防除1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
注意事项:
1、苄嘧磺隆对2叶期以内杂草效果好,超过3叶效果差。
2、对稗草效果差,以稗草为主的秧田不宜使用。
【3】氯吡嘧磺隆:
防除对象: 氯吡嘧磺隆主要用于防除阔叶杂草和莎科杂草,如仓耳、曼佗罗、豚草、反枝苋、野西瓜苗、蓼、马齿苋、龙葵、决明、牵牛、香附子等。
使用方法:苗前和苗后均可施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