嘧菌酯、醚菌酯和吡唑醚菌酯都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因其分子内含基团的不同分别起了不同的名字。这3种杀菌剂的老祖宗是从一种蘑菇当中提取出来的。
【1】三类菌酯的相同点及区别:
共同点:杀菌剂按作用机理可分为保护性、铲除性和内吸性3种。这3个化合物都具有保护、治疗、铲除的作用。
三者的区别:
1、嘧菌酯:杀菌谱很广,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纲中的大部分病原菌有效。
2、醚菌酯:杀菌谱不如嘧菌酯广,但对白粉病等特效。
3、吡唑醚菌酯:相对抑菌活性最强,具有较强的抑制病菌孢子萌发能力,对子囊菌类、担子菌类、半知菌类及卵菌类等植物病原菌有显著的抗菌活性,且具有潜在的治疗活性,可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真菌性病害。吡唑醚菌酯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活性较强,可改善作物生理机能,增强作物抗逆性。
【2】使用时尤其注意这两点:
1、尽量减少使用这类药剂的次数,它们的作用位点非常单一,抗性起得比较快,所以说不能长期使用单剂做治疗作用,最好配着其他杀菌剂使用或者使用复配剂。
2、不要与有机硅和乳油混用:原因在于嘧菌酯在喷到叶片上透过表皮的过程会引起表皮角质层和蜡质层的重新排列,大幅度增加叶片的通透性,这个过程并不是瞬间的,表皮组织的通透性迅速增加导致局部叶片蒸发量增大就很容易产生药害,再者表皮角质、蜡质重新分布时由于外界因素影响分布不均,导致局部叶片蜡质或角质出现真空,也会造成药害。有机硅和乳油会增加这种药害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