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尺蠖是林木春季发生危害较早的害虫之一,其繁殖快,虫口密度大,食叶量大,整株树叶基本在一个星期吃光,造成树木枝稍干枯,生长缓慢,树势衰弱甚至死亡。主要危害杨树、柳树、榆树等早期发叶树种。
【1】春尺蠖的识别特征:
雄成虫翅展28-37mm,体灰褐色,触角羽状。前翅淡灰褐至黑褐色,有3条褐色波状横纹,中间1条常不明显。雌成虫无翅,体长7-19mm,触角丝状,体灰褐色,腹部背面各节有数目不等的成排黑刺,刺尖端圆钝,臀板上有突起和黑刺列。因寄主不同体色差异较大,可由淡黄至灰黑色。
老熟幼虫体长22-40mm,灰褐色。腹部第二节两侧各有1瘤状突起,腹线白色,气门线淡黄色。
【2】春尺蠖发生与危害规律:
春尺蠖1年发生1代,以蛹在干基周围土壤中越夏、越冬。翌年黄河以南2月底、3月初,当地表5-10厘米深处温度在0℃左右时,成虫开始陆续羽化出土;以北3月初成虫开始羽化出土。3月上、中旬见卵,4月上、中旬幼虫孵化,并开始取食叶片,危害树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进入危害高峰期。5月中旬老熟幼虫开始下树入土越夏并化蛹越冬,预蛹期4-7d,蛹期9个多月。各地区发生虫害的时间有所不同,一般相差5-10d,如:山东、安徽各虫态出现期均比宁夏早10d左右。
【3】春尺蠖的综合防治方法:
可在春尺蠖发生前或初期在树干基部使用淇林根除净根施防治,阻杀害虫上树危害。也可在害虫发生初期使用淇林御蛾喷施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