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些年园林花木的引进和种植,白飞虱又开始大量繁殖并还是危害各种园林植物。这种普遍又难以消灭的害虫,常常困扰着养护朋友们,白飞虱繁殖快,危害种类多,常常在打药后迁飞到杂草丛中,难以彻底根除,本期就来说说关于白飞虱的防治关键技术要点,一起来看看!
【1】白飞虱的识别特征:
1、成虫:飞虱体型小,长多在5毫米以下。触角生于复眼下方的凹陷内,粗大的第2节上具有感觉孔。中胸生有翅基片。前翅两条臀脉在基部合并成丫形。后足胫节末端有一能活动的大距
2、卵:香蕉形,数粒至20粒排成1条飞虱科或2条,成块状产于植物组织中。
3、若虫:与成虫外形相似,颜面中域额区有2条中纵脊,与绝大多数仅有一脊或一分叉脊的成虫不同。若虫期共有5龄。
【2】白飞虱的防治关键点:
1、农药防治要坚持治早、治小。在白飞虱种群密度较低、虫龄较小的早期防治效果很好,1龄白飞虱若虫不能爬行,蜡质薄,抗药性差,接触农药的机会多,防治比较容易,发生期间使用淇林广正稀释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2、在关键时段全程药控。7-9月为白飞虱繁殖的高峰期,必须全程药控,才能控制其繁衍危害。
此外,因白飞虱虫体背覆盖一层白色蜡粉,在兑药时加入“淇林高硅”助剂可明显提高防治效果,并可延缓其抗药性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