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对于园林朋友来说,都是一个心头大患,特别是大面积绿化养护基地,除草剂的使用是必然的,但是近几年有很多恶性杂草已经对多种除草剂有了抗性,不能完全去除干净,但在实际生产中,有许多人对“恶性杂草”和“抗性杂草”区分不开,因此防除重点一定要掌握好!
【1】什么是“恶性杂草”?
所谓“恶性杂草”,是指对某个品种的除草剂具有天然耐药性的杂草。
这类杂草在农田中数量稀少并非优势种群时不会形成草害,但是当连续单一的使用某个品种的除草剂,会造成对这个除草剂具有天然耐药性的杂草经过筛选后逐渐演替成为优势种群,形成草害。例如,“马齿苋”对“百草枯”具有天然的耐药性, “马齿苋”逐渐演替成为优势杂草。而“铁苋菜”对“草甘膦”具有天然耐药性,所以在常年连续使用“草甘膦”的地区,“铁苋菜”也逐渐演替成为优势杂草。由于除草剂连续单一的使用,这种草相的演替现象近年来愈发明显,并在全国范围内呈现爆发趋势。
【2】什么是“抗性杂草”
“抗性杂草”的发生是指在连续使用某个品种除草剂的选择压力下,原本对这一品种敏感的一些杂草发生基因突变而对这种除草剂产生抗药性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是比较长的,但这种抗药能力是可以遗传的,而且经过逐代筛选后抗性指数越来越高。
截止到2014年6月12日,已经公布的数据显示有235种杂草(包括138种双子叶植物和97种单子叶植物)中的432个生物型对22类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
【3】淇林抗性杂草研究所:
对于杂草抗性的问题上,淇林一直在深入研究,2019年就推出淇林佑仕,针对暖季型草坪对啶嘧磺隆产生抗性的恶性杂草专用药剂。2020年8月,淇林成立抗性杂草研究所,针对生产实践中产生的抗性问题进行有效研究和解决,提供技术支持,广大园林朋友可随时联系我们!
|